image
20251028楊晴安/台北報導

學者談十五五 鞏固政治安全為要

image
學者認為,「十五五」的本質是以經濟、發展為方法,鞏固政治安全才是目標。圖/新華社
大陸「十四五」、「十五五」規劃政策重點概要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日前落幕,做為大陸「十五五規劃」政策方針前哨站。學者認為,「十五五」的本質是以經濟、發展為方法,鞏固政治安全才是目標,政策規劃強調大陸國內經濟韌性的建構,以建立走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7日舉行「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座談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表示,「十五五」是大陸進入制度轉型與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節點,而「反內捲」將成為重要議題,強調「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

 劉孟俊指出,「十五五」政策有三大轉向,包括政策定位從戰略藍圖轉向制度落地;發展焦點從經濟成長轉向治理韌性;外部策略從應對競爭轉向主動制度輸出。

 同時,面對美國歐洲科技圍堵或去風險,全球南方成為重要戰場,中國對外將形成制度競爭新局,有望變成制定遊戲規則的角色,涵蓋「一帶一路2.0」、碳市場治理、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

 大陸「十五五」具體政策將於2026年3月舉行的「兩會」進一步明朗,解讀現已公布的「四中全會」公報,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主任黃信豪指出,相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強調目標延續,全面現代化是主軸。

 黃信豪認為,大陸提出的經濟目標愈來愈模糊,政治目標愈來愈具體,而經濟發展是方法,鞏固政治安全才是目標。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引述本次四中全會公報提出,穩就業、穩企業、穩預期、穩市場、穩住經濟基本盤,卻沒有提到穩外貿與穩外資;「六個堅持」不提「堅持改革開放」,改為「堅持深化改革」,顯示如今大陸所指的「開放」與過去已然不同。

 曾偉峯表示,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改革開放,大陸將更加強調高水準開放、制度型開放,預期未來五年更趨向「有為政府」,「國進民退」的現象可能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