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28楊晴安/綜合報導

再推刺激計畫 專家看法分歧

 大陸經濟增長壓力加劇,近年致力以內需消費刺激經濟。前中國人民銀行顧問余永定近日指出,為重振國內需求,大陸政府在「十五五」規劃期間應實施大規模投資計畫,可效法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推出的「四萬億(兆)計畫」。

 外媒引述余永定出席上海外灘峰會期間表示,在需求不足的困境下,基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刺激效果立竿見影。目前採取直接刺激消費需求的措施帶來一定效果,不過在收入增長緩慢、預期不佳,以及資產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效果有限。

 余永定指出,大陸基建投資遠未達飽和程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團隊於年初預估,未來五年大陸至少仍有約人民幣(下同)31兆元的增量公共投資空間。

 回顧2008年,大陸在金融危機後推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畫,推動各地政府相應祭出加大基建投資措施,成功阻止經濟衰退,建築業的繁榮避免大規模失業危機。然而,此舉卻加劇房地產泡沫,且使大陸背負巨額債務。

 外媒統計,2008年大陸按現價計算的國內生產毛額約32兆元,「四萬億」刺激計畫占當年GDP比例約12.3%,若實施同等規模的刺激計畫,相對於2024年的GDP,將達約16兆元。

 對比目前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多數認為應以消費而非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美國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日前表示,大陸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將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從目前的約40%提升至50%。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曾表示,鑒於當前產能過剩壓力,大陸應在投資與消費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