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川會」將於30日在韓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登場,美國「棄台論」掀起討論。學者27日指出,中美元首會面力求管控分歧、避免誤判,預期美台關係短中期內不會形成中美關係的引爆點。而美國總統川普2026年有望訪中,值得進一步關注。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27日出席政治大學國關中心「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座談會」時表示,美國尚未掌握半導體供應鏈,台灣仍然重要,因此立即交易、採取綏靖政策的狹義「棄台論」短期內不會發生。
但是,張登及提醒,台灣不必太過緊張,也不應掉以輕心,由於台灣對中美的利益不對稱,對中國是攸關政權存亡的核心利益;而對美國來說,若參與保台,仍須關注美國願意打多大、打多遠、打多久?
同場出席的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台灣做為中美關係之間最關鍵、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但並非目前最迫切的問題,再加上中美雙邊仍缺乏互信,預期中美還不會在台灣議題上達成重大交易,「習川會」首要重點是管控分歧、明確底線、避免誤判。
「習川會」預計做為APEC場邊會議進行,故不會對台灣議題達成重大進展,而是同意就各項議題繼續談判,雙方有望談到川普明年可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對台方面,張五岳談到「十五五」兩岸專章時指出,大陸對台政策將不只是口頭宣示或單邊立法和作為,而是會利用國際場域、兩岸雙邊,甚至嘗試落實到台灣內部,需要進一步思考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