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副總林佳穎24日在「國泰未來保險體驗日」論壇上指出,保險業轉型可借鏡國際經驗,特別是「老得比我們快、老得比我們早」的日本,目前日本保險公司已開始併購長照與養老機構,推動保險業發展,這是鎖定客戶服務的做法。
除此之外,美國在疫情後開始有藥局併購保險公司,或保險公司併購藥局,成為旗下服務通路。有些過去擅長做保險銷售的保險公司,開始和具有健康促進想法的新創合作,透過健康促進計劃升級成客戶忠誠度計劃,提升客戶黏著性,協助通路和客戶進行溝通的話題。
美國老字號的健康科技公司oscar,在疫情後也開始轉型成協助客戶找醫生的公司,很顯然地,客戶對保險公司的期待已經發生改變。
論壇上,日本第一生命全球數位長暨資訊長Stephen Barnham,與國際AI新創Pand.ai創辦人暨執行長莊欣偉,也分享海外保險科技轉型經驗。
Barnham表示,對於新技術引入為什麼沒有帶來巨大的回報,有學者認為,引入新技術為無形資產,必須思考改變現有流程,否則無法充分利用新技術;其次是須採用新商業模式,公司的人才是否了解如何使用新科技;最後是組織調整。
他舉例,過去盛行多年的黑莓機,在15年前賈伯斯推出iPhone後,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導致黑莓商業模式的終結;童年時的sony錄音帶隨身聽等,也因線上影音串流服務Spotify等推出而走入歷史。
日本第一生命為實現技術和AI的優勢,將數位化和AI置於業務策略的中心,同時,推動員工發展計劃、向員工傳授AI知識;為此,公司聘請了來自學術界和技術公司的專家,調整公司流程,重塑組織並改變經營方式,成立新的創投部門,都是公司專注AI領域的具體落實。莊欣偉則是從新創角度,解析AI Agent的落地挑戰與監管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