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席捲全球,帶動AI伺服器與高階晶片需求飆升,小晶片(Chiplet)技術被視為延續摩爾定律、突破半導體發展瓶頸的關鍵解方;矽智財大廠Arm指出, Chiplet作為一種模組化解決方案,將有成本降低、製程彈性化等優勢。
據悉,台廠M31(6643)於第二季接獲相關Chiplet設計案,有望和現有合作夥伴展開更大量合作,並且逐步切入記憶體傳輸介面等領域。
Arm於白皮書點出,AI正在進行根本性改變,從過往高度依賴雲端處理,如今正往邊緣端掀起一波以效率為導向之AI推論。更小的模型、更佳的記憶體與運算效能,驅動AI在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及機器人等應用中的採用;為能在更小的體積塞入更多電晶體,Chiplet技術應運而生。
Chiplet即是「較小的晶片」,核心理念是將原本單一、功能複雜的大型晶片,依功能需求切割成多個更小、更專精的小晶片,例如將中央處理器(CPU)、記憶體、AI加速器分別獨立為不同的Chiplet。而為了確保不同Chiplet之間,甚至不同供應商的Chiplet之間能有效溝通與協同運作,就必須仰賴IP支援。
換言之,IP透過建構相同晶片間的高速公路或不同晶片間的橋梁,使資訊溝通無礙。例如,輝達Grace CPU便是將兩顆72核心處理器裸晶(Die)封裝在一起,形成144核心的Chiplet。
強調模組化、多核心、混合製程的整合能力,對IP業者提出更高挑戰,也創造出另一層成長曲線。
除了Arm持續深耕該領域之外,M31積極研發,今年6奈米與12奈米製程節點陸續開出相關設計案,強化營運成長動能。
M31鎖定記憶體傳輸介面。業界分析,AI晶片講求高頻寬、低延遲,對IP業來說是藍海市場,能提供記憶體控制器和DRAM介面IP,支援如DDR5、HBM2等,將解決AI、HPC 和資料中心晶片業者痛點。
M31上半年合併營收寫8.8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5%、重回成長,6成開案集中於先進製程,M31在高階製程IP之技術實力獲先進製程晶圓廠肯定,2奈米也陸續獲得北美大廠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