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711侯冠州/台北報導

匯損風暴》獲利重傷 大立光上季匯損逾42億

EPS降至7.73元,失守一個股本;目前台幣、美元配比各為50%作為避險。

image
圖為大立光。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立光近六季營運表現

 大立光10日舉辦法說會,敲響科技產業匯損警鐘。受新台幣強勢升值影響,大立光第二季匯兌損失達42.2億元,衝擊獲利,稅後純益僅10.32億元,較上季大幅衰退8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73元,失守一個股本,寫13年來單季新低紀錄。針對後市營運,董事長林恩平表示,7月動能較6月佳,而8月又比7月好,坦言新台幣升值對營收、毛利率影響「蠻大的」。

 大立光第二季營收116.72億元,季減20%、年增6%,毛利率53.6%,較第一季下滑1個百分點,但年增5.1個百分點;上半年營收達262.52億元,年增18%,毛利率54.1%,業外虧損14.55億元,稅後純益74.75億元、年減30%,EPS則為56.1元,低於去年同期的79.49元。

 從產品出貨組合來看,大立光第二季以1,000萬畫素為主,占比為50%~6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占比20%~30%,800萬畫素產品占比在10%以下,其他產品則是20%~30%。

 林恩平指出,第二季毛利率仍維持在高水準,主因是新機開始拉貨,新機的價格稍微好一些,現在產能利用率滿載,7月拉貨動能看來會比6月好,8月又會比7月佳。而新機拉貨對第三季毛利率也有正面助益,但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還是匯率,不確定匯率會如何變化,若新台幣升值10%,約影響毛利率4~5%,而目前公司是採取台幣、美元各為50%的配比作為避險。

 對於下半年手機市場景氣,林恩平指出,客戶不會與公司討論總體經濟情勢,但在新機開賣前備貨動能都會比較積極,未來若是市況轉弱,客戶也可能調整出貨節奏,不過明年會有可變光圈的案子。至於機器人預計下半年會以模組出貨,但量不大,主要為5P鏡頭,也正開發新產品。關稅部分,因大立光沒有直接出貨至美國,未受到直接衝擊。

 另外,市場也關注大立光是否有海外布局規劃,對此,林恩平坦言,現在還在看地方,但「離開台灣做鏡頭是蠻難的」,要在海外生產會優先考量勞工素質、土地取得是否容易等條件,目前還沒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