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506李麗滿/台北報導

貨幣戰首部曲》新台幣瘋漲,受惠股出列 成本降 大宗物資、食品嗨

image
受惠新台幣升值的大宗物資與食品股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上周的33元,快速升值至5日的30元,升幅高達9%,內需導向的國內食品廠、大宗物資業者,進口原料成本有望下降,激勵食品股指數5日逆勢上漲3.81%,類股漲幅第二,一舉突破季線反壓。

 對於新台幣急值,卜蜂預期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若維持在30元以下,進口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成本可望下降4%~4.5%。

南僑則強調,近期奶製品、麵粉、棕櫚油等原料價格飆升,新台幣升值無法完全抵銷進口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且將帶來產品從泰國、中國大陸工廠轉回台灣的匯兌損失。

根據食品廠指出,第一季各家獲利因原料價格相對平穩,包括大成、卜蜂等獲利都比去年同期好,大成5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第一季合併營收254.6億元、年增0.8%,稅後純益8.8億元、年增4%,每股稅後純益(EPS)1.05元,創近五年同期新高,主要受惠肉品與食品業績獲利增長挹注。

大成預期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徜若新台幣持續升值,原料進口成本大降,獲利有望增色,然而後續從中國大陸、東南亞轉回台灣的產品會產生匯損,加上還有關稅談判結果恐衝擊肉品市場,都是今年利潤消長的重要變數。

統一企業在本業、統一超、統一中控、統一實四大事業成長貢獻下,首季合併營收達1,692.66億元、年增6.62%,創同期新高;預估8日首季財報出爐,獲利也會有不錯表現。法人預期,統一集團即是內需股指標,在原料進口成本下降,內需消費有望往上,是正向的。

卜蜂認為,新台幣升值對整體原物料進口都是有利,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30元以下,相關成本可望下降4%~4.5%,但卜蜂強調,整體利潤是否會因此往上,目前還無法斷定,主要是國內競爭激烈,包括飼料與雞肉就是會出現削價競爭,難以預料,要看市場機制而定。

南僑表示,其原料最大宗的麵粉、乳製品、棕櫚油近期都喊漲,新台幣升值讓進口成本降,但原料價漲,兩者無法全抵,且產品從大陸與泰國轉回台灣還會產生匯損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