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慧(AI)競爭的白熱化階段,大陸政協委員、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日前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觀點:大陸在AI領域的勝利,並不意味著要「消滅」美國,而是透過開源模式達到技術的全球滲透與普惠。
澎湃新聞4日報導,在大陸全國「兩會」前夕,周鴻禕受訪時指出,開源戰勝閉源是歷史的必然,DeepSeek透過「真開源」策略已達到三大突破:建立全球開發者生態聯盟、成為行業事實標準、奠定AI根技術地位。
周鴻禕強調,中美的AI競爭將形成良性結果,雙方可能透過開源和開放討論,使技術持續交替領先。這種模式不僅能加速AI達到通用人工智慧(AGI)的臨界點,企業的應用速度也會相應加快。
周鴻禕指出,開源模式將帶來多贏格局,中小企業可以低成本獲得頂尖AI能力,雲服務商因算力需求激增而受益,陸產晶片廠則有機會借推理算力達到彎道超車。甚至對輝達來說也是好事,輝達伺服器需求隨著使用算力的人數增加而增加。
周鴻禕表示,大陸可能憑藉開源的先天優勢保持長期領先。但從長期來看,大陸獲勝並不是「消滅」美國,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變成全球AI技術的標準,變成全球AI技術的根技術,具備強大的虹吸效應。
另外,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大陸政協委員、多模態AI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喬紅4日表示,近3年大陸工業機器人的裝載量達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人形機器人技術更是迅猛發展,可望在工業、農業、服務等多領域完成多任務。人形機器人不僅是AI的重要表現形式和重要載體,也是通用實體AI系統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