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527侯冠州/台北報導

和碩童子賢勉勵年輕人:行萬里路、找自己的著力點

image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勉勵年輕人「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找到自己的著力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畢業季到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勉勵年輕人「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因為現實世界跟學校所學總是不一樣;以前的年代認為要逆來順受,但現在這個世代選擇變得很多,年輕人首先還是要多看看,自己慢慢摸索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

 童子賢說,如今台灣環境和30年前不一樣,常常有時候聽到一些老人家認為年輕人不努力、整天抱怨,但他認為其實不會,現在的世界還是比30年前好。

 「手機的演變就是最好的證明。」童子賢笑著說,以前大家還在用不能聯網的行動電話,如今都變成了智慧型手機;或是以前學校教室都是吹電風扇,但現在幾乎班班都已安裝冷氣。

 童子賢說明,台灣物質和文明建設的確是比以前好,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年輕人很容易產生困惑,時常會思考我是誰、能做什麼,或是前途在哪等問題。那要如何解決這些困惑?其實很容易,就是要親身體會、行萬里路實際的看一看,找到自己的著力點。

 「這一點非常重要」,童子賢強調,因為無論老師或是父母講了再多勉勵的話,沒有透過親自體會,年輕人還是會迷迷糊糊。所以,一定要自己多看看、慢慢摸索,才能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

 而當聊到隨著年輕人想法愈來愈多,企業用人文化是否需要也跟著改變的時候,童子賢先是開玩笑的說,企業文化要轉換,那就是「不要把員工當奴隸」。

 他說,年輕人想法愈來愈多是件好事,這代表「創造力還在」,對企業是有好處的。看看現今矽谷,已不全然以矽為主,新創公司推出各式創新服務,像是無人自駕車,或是現在大家熟悉的Uber、Amazon等,都是從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誕生而來。

 「所以,年輕人意見很多、想法很多,這代表有創造力,是OK的事情。」童子賢表示,如果沒有當初賈伯斯或其他人等天馬行空的想法,可能就沒有現在智慧手機、沒有現在網路平台,也沒有現在的數位世界。總之,現在這個世界跟以前長得很不一樣,也期待透過現在20~30歲的年輕人,去改正前一代人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