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08賴瑩綺/綜合報導

陸外匯存底 2016年來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7日公布,大陸7月份外匯存底為3兆2,358.9億美元,創下2016年以來新高值,較6月增加218.8億美元,升幅0.68%。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解釋,全球資產價格上漲加上非美貨幣小幅升值,促使大陸7月外匯存底規模上升。

 人行同時公布,截至7月底,大陸黃金儲備為6,264萬盎司(約1,948.32噸),已連續23個月保持不變,價值則較上月增加39.22億美元至1,143.72億美元。

 澎湃新聞7日報導,王春英表示,國際金融市場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預期及宏觀經濟資料等因素影響,非美元貨幣小幅走強,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因外匯存底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後金額增加,與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當月的外匯存底規模上升。

 她並指出,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但大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將為外匯存底規模總體穩定提供支撐。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匯率折算方面,7月份美元指數下跌,日圓、歐元、英鎊對美元升值,匯率折算方面變動在幾十億美元左右。而資產價格變化貢獻大陸218.8億美元外匯存底增幅的絕大部分,7月美國國債價格上漲明顯,歐洲和日本的債券價格也出現上漲。

 數據顯示,7月美元指數小幅回落,美元指數下跌0.3%至92.2;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上漲0.1%,英鎊上漲0.5%,日圓上漲1.3%。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7月大陸外匯存底規模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值,下一階段,大陸外匯存底規模仍具穩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