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808賴瑩綺/綜合報導

陸7月出口年增19.3% 遜預期

疫情、晶片短缺、海運速度減緩衝擊,較6月大幅放緩;進口增速也降至28.1%

image
大陸一年來進出口年增速變化

 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受制疫情、晶片短缺、海運速度減緩且成本大增、基數效應開始衰退等因素影響,7月以美元計的出口年增速大幅回落至19.3%,進口增速也降至28.1%,雙雙不及市場預期。此外,以單一國家或地區來看(不含歐盟和東協整體數據),當月台灣仍是大陸最大進口地。

 綜合陸媒報導,以美元計,大陸7月出口增速較6月的年增32.2%大幅放緩12.9個百分點,並低於市場預估的20.8%。進口增速較6月的36.7%放緩8.6個百分點,低於預期的33%。大陸當月貿易順差為565.8億美元,6月為515.4億美元。累計來看,2021年前七月大陸出口年增35.2%,進口增長34.9%,貿易順差達3,061億美元。

 大陸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大陸外貿月度進出口已連續保持14個月的正增長。2021年以來,大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有力促進進口快速增長。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也提振了國際貿易需求,有利於大陸出口增長。

 分地區來看,東協國家為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7月貿易總額706.38億美元,前七月為4,814.6億美元,年增35.2%。第二大貿易伙伴為歐盟,7月貿易總額692.57億美元,前7月為4,574.24億美元,年增33.9%。

 美國為第三大夥伴,大陸7月對美出口495.92億美元,累計前7月為3,024.46億美元,年增36.9%。大陸自美進口141.64億美元,累計前7月為1,021.25億美元,年增50.4%。據此計算,大陸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354.28億美元,高於6月的325.8億美元。

 兩岸貿易部分,大陸7月自台灣進口額208.88億美元,月減2.8%,但仍為大陸最大單一進口地,超越日本、韓國的172.92億美元、169.09億美元。

 但分析人士指出,7月20日爆發的Delta疫情已蔓延大陸數十個城市,促使各地封鎖受影響社區,工廠營運也被波及。季節性洪水與惡劣天氣也影響華中一些地區的工業生產。此外,大陸出口商仍面臨持續的全球半導體短缺、物流瓶頸,以及更高的原物料和運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