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10706林昱均/台北報導

三類海外台商 不受影響

 KPMG安侯建業指出,若海外台商符合實質營運特定條件、年營收未達7.5億歐元(新台幣270億元)、實質稅率超過15%等任一條件,則不會落入全球最低稅負制課稅範圍。

 全球最低稅負制15%最快2023年啟動,而台灣現行企業基本稅負制為所得50萬元以上企業至少需繳12%所得稅負,因此,我國財政部表示仍在評估中,暫不跟進。

 不過,台灣在移轉訂價、國別報告、共同申報準則(CRS)等反避稅制度都是觀望數年再跟進,例如國際CRS自2017年起施行,台灣為2020年施行。據了解,我國可能在2024年後才會針對營收新台幣270億元以上企業考慮實施最低稅負制15%,以接軌國際稅制。

 KPMG安侯建業指出,全球最低稅負制課稅門檻為年營收7.5億歐元(新台幣270億元),達標門檻台商估計不到5%、影響有限,另台商若實質稅率超過15%,同樣不會受衝擊。

 台商近年多轉往東南亞或留在中國大陸等地設廠投資,受惠於當地租稅優惠,部分台商實質稅率低於15%,惟本次全球130個國家與OECD初步規劃,只要企業在當地有實質營運事實,實體資產、員工薪資投入金額可依7.5%(實施後期將調整為5%)排除適用全球最低稅負制。

 KPMG安侯建業執業會計師林棠妮指出,在陸台商可能適用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15%,再加上當地扣抵項目導致實質稅率低於標準,但大陸逐年審核高新技術企業的實質產品、智財權IP等,嚴格把關實質營運條件,該類台商免擔心落入全球最低稅負制範圍。

 不過,部分海外台商在免稅天堂地區架構仍可能受全球最低稅負制衝擊。KPMG安侯建業協理任之恒指出,台商過去在BVI、開曼群島等設立間接投資架構以轉投資大陸,若未來還持續有跨國交易情況,恐怕須補繳差額稅款,導致稅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