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併購是以色列新創最主要的出場方式,2018年企業併購的金額總數達111億美金,其中由跨國企業併購的金額就高達106億美元。這樣的成績並不是自然發生,而是以色列結合外來投資的新創發展戰略。
以色列是個小國,經濟發展的地理條件本來就不好,在連年戰爭壓力下,為了生存長期累積了豐厚的新技術能量,這些新技術能量成為新創事業的發展基礎。
為有系統地培植出優質新創,在全民皆兵徵兵制度的打底下,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從人才培訓、計畫發想、概念驗證、新創公司培育、到尋找市場與買主,提供一條龍的新創扶植計畫。同時,還透過法令機制設計,包括「資本投資鼓勵法」「鼓勵產業研究和發展法」,分別為新創能與跨國企業及國際資金連結鋪陳。
為面對隨時與鄰國的戰爭壓力,以色列施行全民皆兵政策,男人3年、女人2年。高中畢業後,政府會透過一連串甄選來了解每個人的潛力並分發到相對應的單位,最優秀的會被分發到情資單位服役。以色列的徵兵制度培養出素質良好的科技人才,這些人才成為源源不絕的新創事業來源。
以色列創新局一條龍的新創扶植計畫,包括青年創業家精神計畫、早期研發計畫、Tnufa計畫、育成中心計畫等。其中,青年創業家精神計畫,提供有志於創業的學生為期1年的培訓,過程中除培養創業家精神的能力外,還透過與各領域的企業合作提供機會,教導及協助學生發展他們的計畫,練習如何創立及經營企業。
而Tnufa計畫「The Ideation Incentive Program」則是提供新創者開發原型(initial prototype)的經費。通過審查者,可獲得計畫總經費最高85%的補助、上限20萬以幣、為期2年;早期研發計畫,則是提供新創事業找尋早期研發資金而設計,除了一般可獲得計畫金額50%的補助,最高補助金額為500萬以幣外,還會協助媒合私部門投資。
至於育成中心計畫則是提供擁有創新技術、想創業的企業家提供環境及創業資源。育成中心提供技術及連結合作夥伴將想法商業化的資源。以色列的育成中心大多是透過公開招標,由私人經營,如創投基金、跨國公司或個人投資者等。獲選進入育成中心的新創事業不須自籌資金,因為政府補助新創事業85%的資金(最高350萬以幣),育成中心提供15%的資金。
以色列政府除培育優質新創,還設計法制協助新創進入國際市場。「資本投資鼓勵法」及「鼓勵產業研究和發展法」就是分別將跨國企業吸引到以色列投資,及吸引國際資本,以連結新創事業到國際市場。
其中,「資本投資鼓勵法」目的是吸引跨國企業到以色列設研發中心,並鼓勵外資和本地資本投資以色列經濟活動。該法吸引IBM、Intel、日立、Google、Facebook等國際大廠,約350家、來自60餘國、美國最多。這些外來投資為併購新創的主力。
而「鼓勵產業研究和發展法」則是提供租稅優惠,吸引國際資金到以色列進行創業投資。本法催生以色列最有名的創業引導基金YOZMA計畫。政府出資1億美元,其中8,000萬美元主要用來與國際知名的金融機構(大部分是創投)合作並發起成立子基金,另外2,000萬美元直接投資高科技新創企業。該計劃引導創立了10支創投基金,被認為世界上最成功且政府主導的創業投資促進計劃之一。
以色列是個比台灣還小的國家,市場不大,也少有大企業。以色列政府,除了「供給」優質新創外,還藉著法令設計,一方面吸引跨國企業到以色列投資,除維繫在地經濟,還藉著鼓勵外資積極參與在地新創活動,提高了併購在地新創的需求,另一方面透過吸引國際創業投資進以色列,提高了協助新創進入國際資本市場IPO的需求。以色列結合外來投資的新創發展戰略,促成了新創「併購」及「IPO」的供給與需求,帶動了以色列新創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