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鹽田港等港口「塞港」情況嚴重,在不耐久候下,業者被迫選擇改走陸運,連結歐亞的「中歐班列」於是成為選項,讓鐵路運輸行情上升,以珠三角地區為例,運費近日已經翻倍,且價格持續上揚。
綜合陸媒報導,廣東省商貿業者表示,新冠疫情讓近日鹽田港的港口服務幾近癱瘓,造成華南地區海運壅堵,物流問題或將持續制約當地外貿市場。以廣東省為例,該省為大陸消費電子、電腦、家電製造大省,產品遠銷歐美,但近日海運狀況吃緊,塞船、缺櫃的狀況頻傳,很難短期內解除,業者只能思考以鐵路運輸替代,改以火車運貨至歐洲。
深圳國際物流人士稱,「這兩天有個客戶去歐洲的一批貨物很著急,但多個港口都沒辦法及時發貨,於是幫他從海運轉為陸運,透過鐵路發貨。」該名人士指出,如果客戶走海運的話,運費大概需要1萬美元,但改為陸運後,運費則提高到約2.5萬美元,而且同樣需要跟別人搶貨櫃。
中新網報導,這種情況讓大陸各大城市連結的中歐班列,行情變得炙手可熱,大陸交通運輸部與海關部門更為此推出快速通關業務,以求加快加大運量。例如,作為中歐班列最常通過的新疆阿拉山口鐵路口岸,2021年以來至5月底,通行該口岸的中歐班列數量已達2,446列,年增達44.7%,且6月份運量可望進一步放大。
另外,一列滿載汽車零配件、家電和百貨用品的中歐班列,5月30日自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貨場開往德國漢堡。該列車為2021年通過二連浩特口岸的第1千列中歐班列,達成千列的速度較2020年提前了3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