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防控影響,深圳鹽田港惡化的「塞港」效應逐漸擴散,已令鄰近的蛇口港、廣州南沙港壓力雪上加霜。業者憂心指出,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在港口持續壅堵與運價攀漲下,後續將會衝擊華南、上海、寧波各港口,甚至給當前脆弱的全球航運鏈帶來更大衝擊。
綜合陸媒5日報導,深圳鹽田港5月21日爆出港口人員染疫,在官方嚴格要求隔離檢疫下,碼頭工人短缺導致船隻「塞港」與貨物進出效率低落。
數據顯示,2020年大陸集裝箱吞吐量約26,430萬TEU,深圳、上海、廣州、寧波、青島五處港口的輸送量就占55%。其中,深圳鹽田港每周超過100條的航線中,歐美航線占60%,並承擔大陸對美貿易1/4貨量,為華南地區集裝箱運輸樞紐。當地業者透露,目前鹽田港積壓約2.3萬個出口貨櫃,每天僅接收5千個貨櫃,碼頭處理能力降到只有平時1/7,時間被延長至7至8日,許多船隻被迫疏散轉移到華南其他港口。
一名深圳物流業者表示,現在由於停靠鹽田港要隔離14天才能上岸,不少海外船隻選擇到上海、青島、廈門的港口停靠卸貨,首當其衝的就是深圳蛇口港與廣州南沙港。有貨車司機抱怨,由於南沙港難以完全接納鹽田港的運力轉移,造成近期集裝箱貨櫃壅堵,貨車排隊「長龍」綿延10幾公里。
報導稱,不少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為,鹽田港疫情爆發造成的缺箱、塞船、船期延誤等問題,將為全球運費上漲增添新柴火,預料今年下半年海運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壹航運創始人兼CEO鐘哲超指出,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鹽田港帶來的影響將會衝擊華南、上海、寧波各港口,甚至衝擊全球航運。
首先反映的就是運價。根據搜航網資料顯示,6月2日由深圳港發往美國加州的40呎集裝箱最低運價已經達到1.04萬美元,再加上碼頭費、安保費等各項支出,合計運價已接近1.06萬美元,創下近10年來最高水準。
另一方面,鹽田港塞港效應已經開始在大陸華東、華南各港口浮現,上海、青島等部分港口近期均傳出船隻苦候靠港的消息。部分國外客戶索性直接改從長三角地區、山東等地採購,貨物從上海港或山東的港口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