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誕生已經邁入13個年頭,從去年底開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也因全球的疫情開始受重視,各國監管機構開始針對虛擬通貨平台提出監管方案。今年6月,FATF(防治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的《虛擬資產監管指南》最終修訂版將會出來,詳盡規範虛擬通貨事業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行為。為能符合國際監管,台灣金管會也頒布草案,將虛擬通貨平台納入洗錢防制。
金管會正在研擬的《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草案,內容包括虛擬通貨事業範圍、KYC(客戶身份驗證)、紀錄保存、高金額交易申報等,草案5月7日通過後,將在7月1日後實施。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加密貨幣和數位資產市場相關業者,包括:加密交易所、虛擬通貨移轉(包含場外交易)、託管業者、參與虛擬通貨發行銷售的相關公司。對這些業者而言,落實認識客戶(KYC)和洗錢防制(AML)勢在必行,包含實地查核、交易監控及通報。
信託公司成為生態系之一
可以想像的是,被涵括入列的業者本身可能沒有KYC和AML的檢核系統,所以即將上路的新法規就成為了業者的成本負擔,許多業者更擔心,監管力道的加強意味著行業門檻的增加,甚至流失拒絕KYC的用戶。
但事實上,放任不監管,才可能扼殺虛擬資產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是貿易島國,跨境金融交易本來就相當發達,隨著數位資產逐漸走入主流,數位資產開始變成國際性的投資商品,甚至是交易的貨幣,因此納管就成為必然的趨勢。如果台灣的監管和全球監管架構不一致,在全球化的今天,就會排擠到海外的投資人,或是將本土的全球投資人排擠到海外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許多虛擬通貨業者過去並沒有建置符合KYC及AML的檢核系統,而建置系統的成本又所費不貲。不過,KYC及AML的檢核系統可能會由信託服務公司補足。
以Aegis Custody為例,公司持有香港數位資產信託服務公司牌照,以及通過美國銀行局批准設立數位資產信託公司,本身就在服務美國及香港離岸客戶的虛擬通路貨幣交易的數位信託服務。符合當地監管,建置符合KYC及AML的檢核系統以便確認往來公司及客戶實名制合規的規範,變成了公司的延伸業務。
納管台灣接軌國際必經之路
從金融和經貿的角度來看,台灣虛擬通貨事業納入監管是國際趨勢。在購買國際性的投資商品時,需要清楚知道交易對手的資訊相當重要,落實國際法規要求,對投資人和消費者相對更有保障,FATF 的監管條例自然而然成為國際標準。
事實上,監管早就有跡可循。早在2017、2018年,美國IRS就已經在針對交易所和交易雙方進行KYC和AML的核實。而在 2018 年底,台灣也已經通過的《洗錢防制法》,明定指出「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也適用反洗錢的規定,行政院同時責成金管會為新台幣計價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及主要虛擬通貨業務的主管機關。
台灣交易所顯然慢了國際幾步
眾所周知,虛擬通貨屬於高風險商品,而只有謹慎落實執行法規要求,對投資人和消費者相對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能防堵境外不肖業者在台灣市場對民眾詐騙。台灣跟進FAFT監管的另一意義是虛擬通貨產業受到重視,法規會逐漸完善。
此次法案施行,除了與國際接軌外,更重要的象徵意義是「就地合規化」,其次也代表政府開始重視數位貨幣所帶來的商機,未來就更有機會完善所有法規。而這對台灣的加密貨幣生態是絕對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