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指數去年大放異彩,今年來表現溫和,不過觀察全球四大生技指數中,NBI生技指數延續去年好表現,今年來上漲3.75%表現最佳;其他指數表現則分別為S&P 500健保指數1.29%、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1.16%、AMEX生物科技指數-1.41%。
群益NBI生技ETF基金經理人林孟迪指出,考量經濟成長加速,貨幣寬鬆行情延續,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正式獲准,基本面持續朝正向發展,殖利率上升雖帶動股市重新定價,但期間與景氣連動度較高的循環股及價值股表現出色,顯示資金仍留於場內尋找具題材性的股票,故認為此輪修正實屬良性,不必過度擔憂,資金行情尚在,股市跌深即是布局良機。
整體而言,疫苗、醫藥股仍具題材性,醫材、醫檢需求回溫,隨著疫苗好消息不斷傳出,生技醫療產業後市可期。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生醫類股近期修正肇因於投資人對於通膨回升的擔憂,與產業基本面毫無關係。在短線急跌後,預料未來一至兩個月震盪打底,但修正幅度已超越近十年平均值,中長線加碼時機浮現。
尤其看好ETFx健康科技指數下的精準醫療企業,去年每股盈餘平均成長約58%,明顯優於NBI指數成分企業陷入虧損情形。分析師預估,精準醫療產業今年整體獲利將再成長逾五成以上,將為股價提供推升動能。
常李奕翰強調,疫情催化下,精準醫療產業已向下扎根,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照護到管理,全面結合基因體學、AI影像辨識、細胞療法、雲端運算等技術,開啟醫療產業創新成長模式,投資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科技及生技產業,分別受惠企業數位轉型及人口高齡化趨勢成長前景明確,部分資金可搭配價值型股票基金操作,掌握類股輪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