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包材龍頭宏全國際,因近八年來涉嫌排放廢氣,並短繳空污費,台中地檢署4日以違反空污法、詐欺等罪嫌,起訴宏全董事長戴宏全、總經理曹世忠等19人。
宏全集團表示,已砸下7千多萬元購置空污防制設備,也已完成改善,生產流程符合法令要求,相關罰款已繳交,也已委請律師進行後續的法律救濟。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宏全因涉嫌排放廢氣,並蓄意短繳空污費,經台中市環保局與行政院環保署、台中地檢署攜手,藉由科學儀器監控超過半年,去年9月展開聯合查緝,當場遭查獲非法調控空污防制設備,讓廢氣直接排放於大氣中。由於違法情節重大,宏全不僅遭重罰最高2,020萬元,更追繳約1.2億元的空污費。
宏全發言人盧麒伊表示,去年9月開始,環保局和地檢署前往公司進行搜索調查,宏全共被開罰三次,包括去年11月宏全因設備問題遭罰2,020萬元,宏全已先行繳納,並依法提起行政救濟;關於空污費短繳疏失,今年5月環保局裁罰1.26億元,宏全已先行繳納,並認列於今年第二季財報,及依法提起行政救濟;今年9月地檢署開罰7,700萬元,已先行繳納,將認列於今年第三季財報,總罰款金額2.23餘億元。
位於台中工業區的宏全國際,創立於1969年,目前在台灣、大陸、東南亞、非洲等地共設有46座生產廠,全台約有八成的寶特瓶、飲料瓶蓋都是出自宏全之手,供應如統一、可口可樂、三得利等知名飲料大廠。宏全國際今年前八月營收153.2億元,年增率6.7%。法人預估,宏全今年整體營收上看210億元。
盧麒伊強調,宏全積極執行各項開源節流措施,大陸及東南亞投資陸續發揮效益,上半年EPS達2.56元,與去年同期相當,代表開源節流的成效顯現;第三季雖將認列7,700萬元的罰款,但對宏全財務並無影響。
對於本案疏失,宏全務求徹底改善,確保各項申報及作業,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並購置相關空污防制設備,於9月27日函文台中市環保局回覆改善完成,確保落實環保政策;此外,也已增加專責環安人員及實務經驗的外部顧問協助職場安全、環境衛生、環保法規執行相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