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素「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正在翻轉台灣30年低投資、低成長經濟的疲弱。商業發展研究院4日公布最新「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受到台商回流的熱絡投資激勵,估測未來半年,即今年9月至明年2月期間,降速會持續明顯減緩,加上第二季實際值統計表現比原推估良好,顯示整體情勢不再持續悲觀。
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表示,投資指標是「領先指標中的隊長」,政府數據顯示回流投資金額已超6,000億元,如此強力趨勢,若善加運用甚至可能從量變進而化為質變,一舉跳脫低成長陷阱。
商研院CDRI景氣循環分析預測小組,最新研判領先指標的各子指標循環趨勢,「實質民間固定資本形成」持續加速向上,「服務業貿易收支逆差」亦持續改善,但是「運輸倉儲實質GDP」、「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與「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案件」均續見惡化。
許添財指出,雖然下行速度已有明顯減緩,景氣繼續下降的趨勢還是存在,國內外市場仍然詭譎多變動盪不安,國際景氣變動疑雲密佈,停滯膨脹風險有加無減,台灣服務業要恢復穩定向上仍顯不易,來自政府部門的救衰措施仍只宜繼續加強、不宜遲緩。
由於商業服務業整體景氣緩緩下滑,就各產業的同行指標來看,商研院CDRI指出,僅有「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的實質GDP」與「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實質消費」的景氣循環指數略有上升,升勢略有加快跡象,其餘各部門均見下降,像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微微下降,循環指數已略低於長期趨勢(100),批發零售業與金融保險業持續緩緩下降,金融保險業甚至降速更快。
商研院CDRI提醒,就業市場的領先指標已有惡化跡象,恐將影響後勢,景氣激勵措施宜針對不同部門採取「精準」策略。面對消費市場結構與行為加速改變與「數位轉型」競爭日趨白熱化,更需加強「供給面改革」措施。
許添財也指出,值國際數位經濟已然起飛,智慧化產業競爭白熱化,對台灣企業、尤其是廣大的中小企業,亟待急起直追的數位轉型,無疑是景氣抗衰與產業升級的一舉兩得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