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壽險大金主支持,國際板債券發行量欲振乏力。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六月國際板債券共發行61檔,發行金額共143.87億美元(約新台幣4,460億元),檔數比去年上半年少了40.8%,發行金額則衰退逾53%。
不過,因為去年上半年即已傳出金管會要限縮保險業國際板債券的投資額度,因此去年上半年有衝最後一波發行量,下半年即呈現「急凍」,只有32檔國際板債券發行,發行金額僅32.12億美元,壽險業者去年下半年避風頭或是有公司「超限」,在調整中,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投資量。
今年上半年壽險資金又開始加碼,前五月有增加新台幣2,477億元的投資額;同時金管會在6月14日已發函,准許伊斯蘭債券來台發行也會算入國際板債券,雖然目前仍無發行機構來申請發伊斯蘭債券,但金管會表示,櫃買中心預期年底前應會有首檔或數檔伊斯蘭債券來台發行。
亦即下半年若國際板債券維持今年第二季的發行動能,則全年發行量還是可能破250億美元,即發行金額衰退幅度可望縮減,若下半年國際板發行量超過195億美元,則可終止已連續二年衰退的發行量,甚至轉為正成長,也因此櫃買中心方面積極尋找新的發行機構、新的買盤,不讓國際板債券發行量落入連續第三年萎縮。
證期局也統計,到6月底國際板債券流通餘額,仍有634檔,1,708.55億美元(約新台幣5.3兆元),壽險資金約占84~85%;前六大壽險公司大部分都還有國外投資及國際板投資的額度,每月還是會酌量投資,如5月即有較大量的投資金額,壽險業者表示,只要有好的投資標的,收益率划算,還是會投資國際板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