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北國際書展昨(12)日開幕,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時強調,希望未來國際社會看到台灣,不是只有滷肉飯或珍奶,更重要是看到自由多元有活力的出版產業。內容就是王道,台灣每年出版近4萬種新書,套用史蒂芬.金的話:書籍就像可攜帶的魔法,將台灣故事說給全世界聽是努力目標。
陳建仁表示,文化部已執行3項政策:1.擴大創作補助,鼓勵青年、動漫、本土語言創作,挖掘本土故事;2.促進跨界創作,創造更大產值和能見度,政府將協助媒合;3.組國家隊,補助外譯、參加國際書展等,只要有好故事不怕沒人看。
遠流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榮文表示,台灣出版業組國家隊有2種模式,一是純粹出版業組隊,直接殺出去擴張國際市場,除非把書賣到中國市場,但以目前兩岸關係和大陸文化政策很難辦到;二是把IP變現,以文化內容為核心一源多用,未來文策院可努力的是用市場潮流眼光找到對的內容,透過政府力量放大,展開為影視、遊戲等相關應用。
時報出版集團董事長趙政岷也認為,現在純粹出版業組隊的可能性低,如果要跨媒介多元應用,出版社恐怕也無法領頭,因為論產業產值、市場規模和人力、資金,出版業是所有泛文創業較低者,牽涉到製作、拍片等影視內容也不擅長,但出版是故事來源,就好好挖掘內容,寄望未來文策院出面整合產業。
但此前要先解決出版業存亡問題,身兼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表示,全球出版業都面臨數位媒體衝擊,不是跑贏你我就好,而是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如果人們無法坐下來讀2小時的書或一本需要5、6天讀完的書,恐將失去思辨、思考的能力,整個社會連資訊、學習都變成淺碟,這已是國安問題;同時,出版業長期被忽視,產值逐年下滑,政府拿不出辦法搶救,都讓業界必須更團結一起找出方法,並積極鼓勵全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