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121鍾憲瑞■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長期策略佈局需要勘透終局

漢高祖劉邦建政後,與臣屬討論何以劉勝項敗時,認為關鍵在用人。勝者劉邦如此認為,但若檢視兩人相爭歷程,項羽在入關中及鴻門宴上,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斬除劉邦,在彭城及滎陽也兩度擊潰劉邦軍,兩人對陣過程,劉邦幾乎未曾佔過上風,何以項羽在垓下只敗了一生中的唯一一仗,就落得全盤皆輸呢?其原因在於項羽認為兩人相爭的「終局」可以是鴻溝為界、訂約分治天下;但劉邦聽從張良勸諫後,認定的「終局」是兩人僅能存其一,故而毀約出擊,取得最終勝利。兩人對這場博弈終局的理解,決定了天下歸屬:項羽屢戰屢勝卻從未決勝,劉邦關鍵一勝便結局底定。

 企業的發展歷程,也是由眾多博弈局串連進入終局。劉勝項敗的經驗表明,有良好長期策略佈局的決策者,必然能勘透在博弈各方互動下的各種可能終局,並辨識出其中自己最想望的終局、以及達成的步驟和條件。張良在垓下決戰的前兩年,於紛亂世局中,就提出「下邑畫策」,指出與項羽決戰,必須結合韓信、彭越、及當時仍為項羽手下的英布三股力量,才能取勝;劉邦不吝於對這三人承諾巨大封賞,成為動員這三股軍力投入垓下決戰取勝的關鍵。

 辨識悲劇性終局,也是長期策略佈局的重要工作,這種辨識可以警醒組織免於走向悲劇。戰國時期趙國藺相如,出使秦國完璧歸趙、又在澠池大會詞辯抗秦,擢升為上卿,地位尚在戰功卓著的廉頗之上。藺相如知道廉頗不服,車馬行路都刻意避開廉頗,以免將相之間一旦意氣用事齟齵不合,會為趙國帶來重大危機,就是理解到了組織最終若是要避開悲劇終局,就不應在通往這種終局的路上前進,特別是決策者有時會基於一時意氣或短期利益,在中途做出了走向悲劇終局的選擇,終至損滅。食品公司若能瞭解這一點,就不會因短利而罔顧食品安全,造成食安事件,損及企業。

 決策者對終局的實踐若是過於僵硬狹隘,可能會忽略不同節奏、不同方式的實踐可能。東晉時期北方分裂,前秦符堅在王猛輔佐下,廣納雅言,國力大盛,不到十年即消滅前燕、前涼及代,統一北方,反而心生驕橫。王猛死前留下遺言,勸符堅千萬不可與東晉為敵;當時東晉並沒有北討的實力及盤算,但符堅認為一統天下在此一舉,不顧眾大臣反對、不考慮新征服領土的統治尚未鞏固、不考慮東晉君臣已是團結一心、不願延後統一進程,直接進兵,卻在淝水遭遇大敗,前秦帝國瓦解,北方再度分裂。循此可以看出,認清終局、堅持到底,固然是成功的要件,但這種堅持若是不顧內部資源及向心力、不顧外部對手意圖及能力,反將帶引組織一路奔死。

 決策者若缺乏終局概念,就不會有長期策略佈局,前後的策略會缺乏連貫性,個別決策也會受到枝微末節因素的干擾。明惠帝建文元年,叔父燕王朱棣發動靖難,從建文元年到四年,兩軍交戰互有勝負,朱棣多次瀕臨險境;然而明惠帝下達「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旨意,致使所屬將士不敢傷害朱棣,以免戰後反被追究,但又難以活捉。朱棣有所倚恃,進軍時勇往直前、退兵時單騎殿後,朝廷軍完全無可奈何,結果終於讓叔父奪了皇位,此即源於明惠帝缺乏終局觀,當然不會有長期整體作戰佈局,又擔心背上殺叔之名的末節,招致失敗,合乎事理。

 以上事例顯示,好的長期策略佈局者需要勘透終局:首先需有終局觀,決策才能不受一時情緒或利益的干擾;其次要能辨識出想望的、或是悲劇性終局,這需要長期視野;另外要能理清貼近或避開這些終局的步驟條件,這需要縝密推理及謹慎自覺;最後還要能務實安排實踐終局的步驟,缺一不可,才能制訂並實踐長期策略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