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拓墣科技公司分析,2011年全球ICT產業三大成長動能(一)是歐美廉價奢華風,獲利模式也由硬轉軟。(二)是中國大陸市場的興起。(三)是智慧型手機、電視、個人電腦及智能電網的興起。
結合電腦、多元通訊及連網功能之智慧型手機、電視、平板電腦今年將高速成長。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將自2010年2.8億台,增至2011年4億台;智慧型電視機將從700萬台增至2,560萬台;平板電腦從1,350萬台增至4,500萬台。台灣都將是這三大ICT創新產品最主要的代工基地。
一、手機市場:2011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估計約14.5億支,成長率僅9.1%。惟其中智慧型手機將從2010年2.8億支,增加到2011年4億支,成長42.85%。
智慧型手機中售價(FOB)在300美元以上與iPhone 4同類型高價智慧型手機約占半數,宏達電已與Apple、SamSung並列世界三大廠商。2011年宏達電出貨將達5,000萬支。台商自創品牌還有宏碁、華碩、英業達,加上Apple全部在鴻海代工約6,500萬支,合計台商將出貨1.23億支,占全球高價智慧型手機6成。
台商還控制部份手機零組件,台商代工加零組件合計佔一台iPhone 4售價之28.3%或生產成本之39.66%。
二、個人電腦市場:個人電腦分桌上型、筆記型及平板電腦。2011年個人電腦全球出貨量仍將有3.86億台,成長9.78%。成長主要動能在新興市場,因為個人電腦滲透率還很低,2009年中國僅20%、巴西32%、俄羅斯36%、印度4%,而先進國家美國滲透率89%、日本98%。尤以中國估計未來四年平均成長13.5%,到2014年銷售量達1.12億台,超過美國1.1億台,成為世界最大PC市場。目前中國已是手機及液晶電視最大市場。
1.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中,筆記型電腦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2011年估計約有15.4%成長。主要動能來自新興市場及Intel新處理器Sandy Bridge形成的換機潮。日本以外之亞太區銷售市占率,2011年將達到26%,超越美國25%,西歐24%。
2.平板電腦:2010年4月Apple推出平板電腦iPad,每月銷售100餘萬台。預期2011年平板電腦銷售量將自2010年1,350萬台,增加到2011年4,000萬台,或2012年6,500萬台。平板電腦將帶來軟體服務商機如(1)線上軟體商店; (2)即選即看,自定頻道之「串流影音」;(3)行動廣告;(4)電子出版品,如報紙、雜誌、教科書等;(5)在地化服務等。
代工商機則全在台灣ODM與EMS廠,目前鴻海是最大贏家,其次是廣達與和碩。台商代工及零組件貢獻價值占iPad零售價499美元之28.3%。
三、液晶電視:2011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將達2.1億台,較2010年成長16%。主要成長動能在(1)歐美的換機潮。特別是LED TV取代冷陰極管機型;(2)新興市場的需求;(3)智慧型電視與3D電視。
世界液晶電視五大品牌依序是SamSung、LGE、Sony、Toshiba及Sharp。韓日品牌廠正逐漸釋出訂單委外代工;Sony、Toshiba及Philips平均約7成委外代工。主要代工者多為台商,2010年台商代工總出貨量達4,670萬台,成長93%,占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26%。估計2011年台商液晶電視總出貨量將達6,250萬台,占全球30%,較2010年成長34%。預計今後三年每年仍將成長20%,2013年台商出貨量將達到全球39%。代工量最大的是冠捷,依次是鴻海、緯創、仁寶、瑞軒、和碩、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