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1121記者洪肇君/台北報導

注音vs.羅馬拼音 兩岸中打差異大

image
一位台東女學生在把玩脫落的鍵盤按鍵。(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簡繁體漢字常用電腦輸入法

部分美國人稱贊中文打字因為有電腦的字串功能,現在打起來速度比英文還快。但常在兩岸流動的人都知道,兩岸中文字因為簡繁體不同,輸入法也不一樣,同樣是拼音輸入,卻像兩個不同國度的東西。

大陸的搜狗注音輸入法有強大的字串組合功能,比如輸入「yu qi」,會出現「語氣」、「逾期」、「與其」、「預期」、「玉器」5種選擇。搜狗差不多是大陸時下年輕人最愛用的輸入法。在大陸搭火車時,看年輕人在手機上打字,速度快得無以復加,手指不抽筋真是怪事。

台灣第一代的中文輸入法也是注音,但繁體字用的從北京話訂出的37個注音符號,16個母音、21個子音。在標準電腦鍵盤上,37個符號對應37個鍵,使用者必須熟記。

剛到大陸的台商,會以為大陸的拼音跟注音符號一樣。比如「巴」字,注音符號要鍵的是ㄅㄚ,對應鍵是1跟8;但在大陸的羅馬拼音,就是直接敲b跟a。這讓兩岸文字輸入法像是不同世界的東西。

至於台灣另一種常用的大易輸入法,跟大陸的五筆輸入較相似,都需要使用者先熟悉字型字根,才能學會輸入方式。但台灣人看到大陸簡體字就傻眼,像「農」字,大陸字作「■」,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也有趣味案例,大易打「塵」字用簡碼只須敲cf,大陸這個字簡體後寫成「■」,也只要兩碼tf。都使用左手食指即可搞定。

到大陸讀書的台生,有些能精於兩岸不同輸入法。廈門台生阿福就是其中佼佼者,在手機上用微信跟大陸朋友溝通,用羅馬拼音法打簡體字,換到台灣人常用的LINE,馬上切換成注音符號,毫無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