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中文是符號文字,電腦輸入時一定比拼音文字慢;美國的漢學家卻不這麼想,史丹福大學舉辦的鍵盤展上,學者指出,中文在一開始數位化時的確遭遇難題,隨著電腦軟體進步,中文編碼結合字串功能,打字速度已經快過英文。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報導,研究現代中國的歷史學者湯姆.馬尼拉,從QWERTY鍵盤(最常見的標準鍵盤)講起,中國正在打字技術方面大步前進,而西方遠遠落後。
這跟一般人的認知大相逕庭。中文字為獨立表意字,至少有上萬個獨立漢字,歷來就被認為是與現代技術不相容的語言。可是,馬拉尼卻認為,電腦程式的進步,已經將龐大的漢字目錄轉化為一項優勢。
馬拉尼的觀點相當有趣,他說,在QWERTY電腦鍵盤上打英文,按a鍵,a就出現在螢幕上,「這不需要使用電腦的處理能力和記憶體。」
而輸入中文字碼時,在鍵盤上鍵入a,電腦將會「推測」打字者可能會打出的漢字。換句話說,鍵入一個漢字,本質上是鍵入一組指令,或者說是一組代碼。馬拉尼認為,這讓使用中文打字的人都有了「代碼意識」。而西方世界仍然大多堅持在電腦鍵盤上逐字鍵入,而沒有充分利用電腦軟體帶來的捷徑。
馬拉尼強調,正是中國字在最初遇到電報和打字機時,曾經遭遇的尷尬歷史促使使用中文的人,在電腦軟體出現後進行了充分的利用,以至於現在用中文輸入比用英語要快得多。
當電腦出現,中文輸入法在1970年代以後出現各種不同方式,可以基於四角號碼或部首或筆畫序、拼音,再利用軟體將字母轉化成漢字。
重點是,這些輸入法現在都具有預測性。例如,可以通過僅僅鍵入與每一個漢字相對應的第一個字母來輸入一組漢字。比如「你吃了嗎?」,只需鍵入「nclm」即可,這是每個漢字使用羅馬拼音法的首字母。
因此,馬拉尼認為,中文的電腦輸入方式將會勝出。現在智慧型手機更讓中文勝出,正常看來,在手機上輸入中文時,明顯快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