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50512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中國吃粥3000年 養生全靠它

image
▲重慶留守兒童喜喝臘八粥。(CFP)

中國人吃粥歷史長達3000年,粥堪稱中華飲食文化中最傳統食物之一。這一碗簡單由米、水熬成的食物,怎麼吃大有學問,粥的蹤跡在古籍多有記載,還有「食譜」。有文人以食粥為樂,有寒士以食粥為苦,更有古人把食粥當成最簡單實惠的「養生祕方」。

經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出現紅稻米粥、臘八粥、鴨肉粥、粳米粥、燕窩粥等粥食,詳細記載每種粥製作食材和食療保健功效。作者透過賈府的「粥譜」,反映清代中國粥文化的生活實錄。

粥的文化足跡,在近3000年來的歷史典籍中不曾缺席,堪稱中國飲食文化中,最古老傳統食品,又被稱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周禮》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周天子的養生「六食」就包括粥食。

明朝名醫李時珍,在諸多養生方法中特別推崇「藥粥養生」。其《本草綱目》就收載補氣、補血、健胃、清熱等近17類藥粥。

品嘗粥品,也是不少文人的最愛。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翰林院時,皇上賜粥,喝了一碗,形容可「口香七日」;清代鄭板橋在給其弟的信中也提到食「糊塗粥」之樂,讓人全身溫暖。

不過,滋味清淡的稀粥,吃在多數寒士、貧民口中,恐怕只是苦日子中的果腹之物。宋代詩人秦觀就說「家貧食粥已多時」。妙筆寫出賈府各種豪華「粥宴」的《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晚年也因貧困潦倒,寫下「舉家食粥酒長賒」的惆悵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