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士愛出汗,汗多時,不僅在衣服上留下斑斑汗漬,皮膚也出現黃豆大小的斑點,這使她深感煩惱,難道自己患了什麼嚴重的皮膚病?經診斷,孫女士患的是「花斑癬」,俗稱「汗斑」。
一說到汗斑,很多人都顧名思義地認為汗斑就是因為人身上出汗多了,汗跡印染在皮膚上留下來的。其實並非如此,汗斑是一種叫「正圓形糠秕孢子菌」的真菌病菌引起的,這種病菌喜歡溫暖和潮濕,有嗜汗的特點,醫學上稱為「花斑癬」。
花斑癬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如黃豆大小的斑點,並逐漸增大到指甲蓋大小,色微黃或褐色,表面有非常細小的粒狀鱗屑,不很明顯,容易刮下來。日久,皮疹增多,並向周圍擴大,相互融合成片,形成不規則的地圖狀。雖不是大病,但由於病變部位大多是裸露的肌膚,使愛美人士大為煩惱。
花斑癬好發於多汗部位,如胸部、腹部、上臂、背部和頸部,有時也可波及面部。花斑癬一般很少有炎症反應,這是因為真菌只寄生於皮膚角質層的緣故。皮損活躍時,偶爾也會有癢感。
此外,由於許多人對花斑癬缺乏正確的認識而用藥物亂塗亂搽,結果適得其反。如果發現汗斑,千萬不要亂用藥物,最好去正規醫院就診。
中醫對預防花斑癬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葉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鹽水浴等,用上述中藥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也可用以下幾個小驗方:
1號癬藥水:土槿皮20克,大楓子肉2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白鮮皮30克,硫黃10克,枯礬10克,樟腦12克,用75%的酒精浸泡3天後外用,每日3次。
2號癬藥水:米醋1000克,百部、蛇床子、土槿皮各12克,硫黃10克,斑蝥15克,浸泡7天後外塗,每日3次。
(作者為河南省中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