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滑拖累紡纖上中游紡品價格,聚酯、尼龍、加工絲產品報價仍不理想,加上大陸產品傾銷壓力仍大,新纖、福懋、南紡、力麗、集盛等業者指出,需求降緩,產線稼動率提升不易,停工損失將衝擊第四季至明年首季獲利能力。
今年以來能源與電力價格全面上漲,特別是台灣電價調升,紡織業營運成本增加。產線稼動率低,所造成的停工損失(閒置產能),則是紡纖上中游廠認為造成上半年營業虧損另一大原因。
紡纖業者指出,根據目前報表所採IFRS會計準則,閒置產能須報停工損失;而現在因需求降緩,聚酯、尼龍等上中游紡品產線的稼動率平均都在6成上下,須列的停工損失金額非常大,這也是造成上中游廠今年上半年本業、營業虧損的很大原因。
新纖指出,前三季工程塑膠的產線稼動率還滿載,不過如酯粒、化纖產線只剩6~7成。為降低停工損失,新纖已針對市場變化調整生產配置,就是要讓整體開工率維持穩定,降低停工損失。
面臨中國低價競爭與全球需求保守壓力,福懋秋冬產能利用率約達9成以上,春夏約7成。南紡上半年每股小虧0.04元,目前化纖事業群平均稼動率約6至7成。
力麗今年前三季除環保、機能性加工絲產線稼動率還可維持滿載外,包括聚酯、瓶酯產線的稼動率都只有5~7成。力麗指出,稼動率不足造成的閒置產能、停工損失,根據IFRS準則,雖沒有實際產生損失,但卻是造成今年前三季本業虧損的最大來源。
由於品牌客戶擔心市場突發狀況與庫存壓力,今年以來普遍採取急單、短單模式,集盛為維持產能利用率,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減少低階聚合物產能,轉向高端尼龍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