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舉行新任院長布達典禮,院長張培仁致詞時妙語如珠,讓典禮笑聲不斷。他期許工研院是政府擬定產業政策、經貿談判時的軍師和幕僚,也希望能協助中小企業轉型、賺錢。
張培仁致詞時強調,感到很榮幸也倍感壓力,因為董事長吳政忠跟前任院長劉文雄致詞都沒有看稿子,好像在做智力測驗,只好脫稿演出。他表示,9年前擔任副院長時,大環境已有很大改變,且當時美國總統比較穩定。也有人問當院長會緊張嗎?他笑說「不會,當不上院長才會緊張」。
為了典禮,張培仁準備演講稿,他透露,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還寫了一封信給予建議,但是發現總裁寫得比較好,所以抄過來。謝謝他的建議,這也反映了業界心聲。
張培仁提出未來的三大方向,首先是凝聚專才,工研院是經濟部旗下最大研究機構,規模最大、責任也最大,應協助整合其他研究單位一起努力。工研院各所應該針對不同產業需求訂定不同策略,重點是要去協助產業發展。
第二是深耕台灣,工研院52年來受政府、產業照顧,回饋產業是根本,憑著工研院技術能力,可以協助政府擬定產業政策,擔任軍師、幕僚。確定收到院長聘書之後,也去拜訪過四位部長,他們都肯定工研院能耐,也期許協助產業維持競爭優勢。中小企業面對AI浪潮、數位轉型、供應鏈重組等挑戰,工研院應該扮演協調的角色,加速中小企業創新和轉型,提升競爭力。
張培仁說,去年回台大服務,有跟幾家公司合作,每兩周待在製造業工廠,感受非常不一樣。台灣很多產業利潤不高,如果沒有賺錢都是白講,所以工研院要協助產業獲利,才能永續。
第三則是布局全球,工研院在全世界有幾個據點,工研院本身有很大政策規劃和技術能量,可以協助經濟部、外交部,經貿談判時提供精準產業情報,在國際談判時爭取有更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