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舉行院長佈達和交接典禮,新任院長張培仁表示,未來將聚焦三大方向:凝聚專才、深耕台灣、布局全球。50年前前院長史欽泰那一代把技術帶回台灣,但我們這一代反而是把產業和產品帶出去,協助業者布局全球。
工研院27日舉辦院長佈達暨交接典禮,由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主持。典禮中由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佈達新任院長張培仁,肯定張培仁深具領導力,是兼具政策及國際視野的科技管理人才,期許肩負起帶領工研院以科技實力發揮影響力,再創高峰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感謝前院長劉文雄帶領工研院聚焦市場導向的研發,積極協助產業轉型升級貢獻。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面對AI、淨零、資安、量子與國家韌性等挑戰,期許張培仁帶領工研院,結合深厚技術底蘊與AI、晶片等新興科技,推動AI多元應用與機器人發展,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深化與學界合作,強化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的鏈結,讓科研成為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張培仁致詞時表示,未來將聚焦三大方向推動發展:首先是「凝聚專才」,透過凝聚院內外專才,激發跨機構跨領域協作,整合產學研能量,並依各產業需求及全球競爭態勢推動技術發展,發展前瞻及關鍵技術,協助台灣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占得先機。其次是「深耕台灣」,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包括協助政府擬定產業發展策略、確保高科技產業競爭優勢,以及輔導中小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第三是「布局全球」,運用工研院在國際的據點,結合台灣的研發能量,對接國際資源,提升台灣在全球的能見度,並持續協助政府經貿合作、協助產業布局全球,促進產品行銷全世界。
張培仁接受採訪時指出,AI浪潮之下中小企業目前面臨數位轉型,有些中小企業也希望拓展全球市場,但因實力有限,建議可跟公協會或較大的平台合作,工研院則扮演協調的角色,協助中小企業也有機會海外布局。張培仁強調,所有的技術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最後產業界能應用技術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會要求工研院同仁陪同產業,讓技術落實到產品上,協助產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