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23楊晴安/綜合報導

向美船徵特別費…中國塞港

航運戰開打!對美回敬「特別港務費」,船隻進泊位耗時大增,韓國與美聯手受波及

image
中美開打航運戰。圖/新華社
中美航運戰事件簿

 中美貿易協議、稀土等議題懸而未決,雙邊又在10月中旬打響航運戰。據統計,中國開始向美國有關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當周,中國港口就出現擁堵情況,船隻在抵達中國港口後,平均需要2.66天才能進入泊位,創下今年以來最長時間。

 綜合外媒22日報導,船舶追蹤平台Kpler數據顯示,截至19日當周,船隻在抵達中國港口後已造成擁堵,平均需要2.66天才能進入泊位,比特別港務費實施前一周的所需時間多出17%,創下今年最長時間。

 此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航運業者快速因應,租船方和船東加緊尋求替代途徑交易並預訂合規船舶。截至21日,預訂中東到中國基準航線上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ery Large Crude Carrier)價格接近8.4萬美元,較中國宣布對美國船隻徵收特別港務費前一天,大漲48%。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2024年4月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發起「301」調查。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查,美國宣布自10月14日起,對中國企業擁有或經營的船舶、中國籍船舶及中國製船舶加收第一波港口服務費。

 中國14日也宣布反制措施,當日起向與美國有關的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任何美國持股不低於25%的船舶都需繳費,顯示船東或營運方無論總部是否位於美國,都可能受到新規影響。

 分析指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大宗商品進口國,若「堵船」情況持續,恐擾亂全球航運市場,連帶波及全球供應鏈,影響原油等液體貨物,以及鐵礦砂等散貨船運。

 另一方面,美國聯手韓國,尋求將中國造船訂單轉移,累計今年1~7月,韓國造船市占率增加7個百分點至23%,僅次於中國,排名全球第二。

 之後中國商務部以協助美國「301調查」為由,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等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

 韓聯社報導,中韓貿易談判代表22日舉行視訊會議,韓方對中國制裁韓華海洋子公司表示關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在會上向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願與中國保持溝通,積極協商,爭取相關制裁早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