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據了解,美國線運價探底已讓部分弱勢船公司退出或縮減航班,目前聯盟船公司美國線空班率近3成,這回美國線漲價能不能趁勢全額漲足就看今朝。
反觀中國是最大散裝雜貨進口國,鎖定美國相關船舶開徵港口費,首當其衝的海岬船型船日租金13日大漲近5,000美元,但在中國14日公布豁免美國相關企業旗下中國建造船舶港口費後,海岬船日租金旋即修正3,194美元,回吐前一天約65%漲幅。裕民、中航等航商表示,全球非中國製造散裝船估計占4成以上,可能影響供給,運價仍有撐。
全球國際(非沿岸)乾散貨貿易中,美、中進出口分別占8%及44%;論船型,海岬型船全球現約2,048艘,約7成目的港是中國,巴拿馬型船全球約3,295艘,約3成目的港是中國,明顯受中國開徵港口費影響。
法人表示,隨中美開徵港口費,將增加相關船東的營運成本,短期內貨櫃、乾散貨船舶的需求與租船價格可能出現波動,為規避高額港口費,或令市場上可用運力緊張,非美、非中船舶變得搶手,台灣貨櫃三雄、日本ONE、韓國HMM等亞洲國家航商有機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