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14文/戚文芬

挺科研創新 有庠科技獎扮關鍵推手

image
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左一)與12名有庠科技論文獎得主合影。 圖/徐有庠基金會提供

 遠東集團徐有庠基金會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使命,於13日假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辦第23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積極鼓勵科研人士面對世界挑戰,強化台灣在全球新經濟挑戰下的科技競爭力。

同日上午,基金會更首次舉辦「有庠科技獎活動發布會」,邀請本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與媒體座談,分享其在科研領域的突破成果與對台灣科技未來的前瞻觀點。

 自2002年創辦以來,「有庠科技獎」已累計頒發522個獎項,總獎金超過新台幣2.2億元,成為台灣科研界的重要指標與學術榮耀象徵。本屆有庠科技獎共頒發四大獎項:「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有庠元智講座」與「有庠傑出教授獎」,共有27位得獎人脫穎而出。其中,最高榮譽「有庠科技講座」每位得主可獲得新臺幣150萬元獎金,象徵基金會對頂尖科研人才的最高肯定。

 五位榮獲有庠科技講座的學者分別為:國立清華大學賴志煌教授(奈米科技類)、國立臺灣大學陳良基教授(資通訊科技類)、國立中央大學孫慶成教授(光電科技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邱士華教授(生技醫藥類)、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泰文教授(綠色科技類)。

五位得主在各自領域推動前瞻研究,從材料創新、晶片設計、光學技術、再生醫學到海洋永續,展現科研實力與社會貢獻,成為台灣科技界典範。

 徐有庠基金會是遠東關係企業為了紀念創辦人徐有庠先生而捐助成立。有鑑於國內的公益資源大多集中在社會福利或文化教育,因此,徐有庠基金會決定以「科技創新」為宗旨,致力於鼓勵台灣科學研究與發展。23年來有庠科技獎聚焦於新興科技發展,目前獎勵領域包括-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綠色科技與人工智慧等六大類,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