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氣氛熱烈,得獎者在上台領獎與發表感言時,除了感謝徐有庠基金會的肯定外,也一致表示,家人的支持是他們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中最堅實的後盾。一路走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落地與產業應用,每一項成果都歷經漫長且艱辛的歷程。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表示,科學研究必須經歷長時間的累積,才可能突破創新,唯有持續鼓勵與投資,才能讓科學家勇於挑戰未知,推動創新向前。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奈米科技講座賴志煌教授在磁性記憶體(MRAM)領域有超過30年的研究經驗,他的團隊在全球首例以自旋流解密MRAM關鍵瓶頸的研究上有重大突破,該技術於2021年開始量產。資通訊科技講座陳良基教授,於1989年創建晶片實現中心(CIC),培訓半導體即戰力人才,助台灣ISSCC論文數躍居世界前三。光電科技講座孫慶成教授創立享譽國際的「孫氏模型」,奠定研究團隊在複雜體積全像領域的世界領導地位。生技醫藥講座邱士華副院長應用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技術(iPSC),不僅成功分化視網膜上皮細胞,完成台灣首二例治療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體移植手術,創下細胞治療里程碑。綠色科技講座許泰文校長,長年致力於推動海洋工程的思維轉向,以近自然工法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的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