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中心的政策中,開放私人銀行與高資產財管業務多項限制,被銀行界視為台灣財務管理業務的重要轉捩點。玉山銀行私人銀行暨財管事業總處資深副總張綸宇表示,隨著融資、產品銷售與家族辦公室等措施上路,可望迎來私人銀行與財管業務的黃金時期,並吸引長期停泊海外的高資產資金回流。
張綸宇說,台灣高資產族群在亞洲市場私人銀行管理的資產,約高達新台幣8兆元,但放在台資銀行海外分行(如新加坡等地)僅約5,000億元,龐大的資金仍選擇外資銀行。此次開放,將使台灣的銀行有機會提供過去僅在新加坡等地才能辦理的高端金融服務,包括金融資產融資、保單融資等產品,可吸引部分資金回流台資銀行體系。
除了商品開放,張綸宇認為,家族財富傳承是另一亮點。目前國內許多中小企業進入交棒階段,亞資中心讓銀行能提供更完整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服務,包括稅務規劃、股權結構重整與企業傳承諮詢,更能協助企業主兼顧家族與事業永續發展。
但機會來臨的同時,也帶來挑戰,張綸宇說,「人才」將是國內財管業要臨的重大問題。過去法規嚴格,使國內財管專業人員缺乏實務操作機會,如今市場開放,人才需求急速增加,未來除跨境業務引進專家,也需培育本土新世代MA與潛力主管,與國際專家共事、學習制度與流程,將國際私人銀行的專業模式帶回台灣。與此同時,國內也將積極延攬具有家族辦公室服務經驗的律師、會計師與稅務顧問,打造跨專業整合的財富管理團隊。
玉山銀行洞悉了此一發展趨勢,2016年成立境內私人銀行以來,歷經三次改造。2021年將私人銀行自財富管理部門移入法人金融事業群,為業界唯一將私銀歸屬法金體系的銀行,打通企業與個人資金管理。2024年再升級,整合原屬大個金的財富管理與法金的私人銀行,成立「私人銀行暨財富管理事業總處」,未來可專責推動境外私銀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兩大任務。
張綸宇強調,亞資中心開放改變台灣財管市場生態。過去高資產客戶偏好境外布局,如今隨政策鬆綁,台資銀行若能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均建構私人銀行與財管平台,將具明顯區域優勢。隨著地緣政治變化與風險意識抬頭,高資產族群理財焦點正從「追求報酬」轉向「風險管理」與「財富傳承」,而這正是台灣的銀行轉型升級、承接資金回流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