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減運力控艙救運價,船公司10月美中航線計劃停航次數破表。貨代業者引用分析機構project44最新研究報告,10月從中國至美國計劃取消67個航次,從美國至中國取消更多達71個航次,雙雙超越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高紀錄。
貨代業者引述project44報告指出,這是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需求下滑、全球貿易結構性不確定,引發連鎖性反應,預告第四季全球海運市場持續承壓。全球航商正加大力度消減運力、控艙,對沖三者帶來的不確定性。
貨代業者認為,除了關稅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運力供給過剩、運能競爭,BCO(大型企業客戶)需求疲軟、訂單縮減,都是造成運價下行的壓力。
根據部分貨代業者在中國黃金周前報價,10月上半月美西線每40呎櫃約1,300~1,350美元、美東線約2,300美元、歐洲線約1,300~1,450美元,傳言美西、美東、歐洲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船公司成本價。隨著中國黃金周後復工,搭配大停航,傳出船公司預計15日歐洲線、美西線喊漲至2,000美元上下,漲不漲得成、漲幅多寡,下周見分曉。
今年10月,中國至美西航線空白航次年增46.5%,東南亞至美西空白航次年增40.7%,東南亞至美東年增28.7%;美西至中國航線空白航班年增26.5%,美西至東南亞航線空白航次年增75%,美西至歐洲航線空白航班上升31.6%。
再來看貨量,9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年減27%,連續五個月負成長;美國對中國出口跌幅更深,累計下降42%、連續九個月下滑。美中雙向疲弱既是受關稅政策直接影響,也與企業為規避政策風險而推遲運貨、分散採購地有關。部分美國進口商在上半年曾在關稅前搶運,隨關稅落地與需求回落,第三季運量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