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01賴瑩綺/綜合報導

亞銀估陸今年GDP 年增4.7%

和4月預估維持不變,低於官方設定的5%左右目標

image
亞洲開發銀行維持4月份對中國今明兩年的GDP增長目標。圖/中新社
機構近期預測大陸今明兩年GDP年增率情況

 亞洲開發銀行(ADB)9月30日公布「2025年亞洲發展展望(9月版)」,維持4月份對中國今明兩年的GDP增長目標,其中預估今年年增率為4.7%,低於中國官方設定的5%左右目標,明年增長率放緩至4.3%。

 值得注意的是,亞銀上調台灣今年GDP增長率,從3.3%大幅調升至5.1%,但對明年的預測,由3%下修至2.3%,理由是內需持續疲弱,美國的貿易政策將壓抑出口等。展望台灣,亞銀報告表示,隨著出貨效應消退、美國加徵的20%關稅上路,下半年出口成長可能放緩。不過,從7至8月出口成長38%看,由於台灣高階半導體缺乏可替代來源,加上人工智慧相關產品需求暴增,將有助抵銷頹勢。至於內需,下半年預料仍將疲弱。

 綜合外媒報導,亞銀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穩健的工業活動與強勁的出口,推動中國GDP實現超預期增長,不過外部環境惡化、房地產持續疲軟、居民收入成長乏力、消費不振等問題,將令今年下半年至明年的成長承壓。

 亞銀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奇瑪(Asif S. Cheema)表示,房地產行業和外貿緊張局勢為中國經濟成長帶來一定的阻力,在財政擴張和定向補貼等政策支持下,經濟成長勢頭才得以繼續。他認為,由於外部不確定性可能抑制中國出口需求,持續提振國內消費對於維持經濟成長非常重要。報告還預測中國今年CPI為0%,2026年為0.4%,較4月0.4%和0.7%的預測值均有所下調,反應中國國內食品價格持續走低,以及國內需求疲軟情況。

 展望未來,亞銀認為,全球貿易環境與政策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構成挑戰。美國關稅對包括印度、中國、韓國等在內的新興亞洲的打擊大於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亞銀進一步表示,不計豁免和特定產業關稅,新興亞洲面臨的平均有效關稅水準比世界貿易組織(WTO)或自由貿易協定下的稅率高28.1個百分點,遠高於美國對亞洲以外進口貨品所加徵的平均額外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