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001王淑以、邱莉玲/台北報導

貨櫃三雄 聯手闢東南亞航線

首度合作搶供應鏈轉移商機!10/31起艙位共享,周班經營華北-印尼/馬來西亞航線

image
長榮10月31日起首度與萬海、陽明聯手,以艙位共享方式,周班經營CIM航線(華北-印尼/馬來西亞)航線。圖/本報資料照片
長榮、萬海及陽明經營CIM航線搶攻東南亞

 全球供應鏈東移,東南亞已躍為製造與出口重鎮。長榮近年積極加碼布局東協市場,與新加坡港務局(PSA)合資設立專屬碼頭,更連續推出多條新航線,且10月31日首度與萬海、陽明聯手,以艙位共享方式,周班經營CIM航線(華北-印尼/馬來西亞),再加上4月20日已上線的CIX7(東南亞-東印度)服務,全力搶攻供應鏈轉移的商機。

 長榮總經理吳光輝25日法說會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兩次上任,中美的貨量依存度快速遞延,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占東亞出口到美國比重,從2017年的69%,到今年上半年底降至54%,其中15個百分點轉移至越南、泰國及等國,看準供應鏈移轉,長榮早已精準布局東南亞市場。

 長榮去年11月26日斥資約新台幣18億元,與PSA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取得新加坡樞紐碼頭49%股權。業界指出,這意味著長榮不再只是「靠碼頭」,而是擁有話語權,未來在艙位安排、靠泊效率與轉運成功率上,都能享有更大保障。

 因應東協出口需求增加,長榮今年陸續推兩條區域新航線,今年4月20日開闢「CIX7」,連結越南、泰國直達印度東部,由長榮主導,並與萬海、泰國RCL、BTL航運合計投入四艘2,200TEU船型;另一條CIM航線於10月31日啟動,以艙位共享方式周班經營,長榮投入3艘,萬海及陽明各投入1艘,合計5艘2,400-3,000TEU船型,橫跨華北港口與印尼、馬來西亞。

 CIM航線包括經營大連-天津新港-青島-寧波-泗水-雅加達-新加坡-巴生西港(馬來西亞)-高雄-大連港口等。

 兩條新線將東協與南亞、中國華北串聯,形成新的貨物流通走廊,搭配既有幹線,進一步分散美線、歐線需求波動的風險。

 論航線數,萬海專注近洋地區貨載的高成長和跨區域特性,在東南亞自營加上聯營共有26條主力航線,航班密集度、涵蓋港口數,應是台灣四家貨櫃航商最多的。另萬海與SNP&MOL&Hanjin共同經營越南蓋梅碼頭,與SNP/MOL/ITOCHU共同經營越南海防碼頭,並持有越南峴港碼頭股份20.29%。陽明在CIM航線開通後,可提供華北至印尼之直航服務,配合現有中國(華中)-印尼航線(CTI),將使中國至印尼的運輸網絡更趨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