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30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歐盟加速推動晶片法案2.0

27個成員國全部簽署「半導體聯盟宣言」,聚焦三大核心目標、五大優先政策

image
歐盟強化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競爭力。圖/美聯社

 歐盟正加速推動《晶片法案2.0》,以強化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競爭力與戰略自主。包括愛爾蘭在內的27個歐盟成員國在29日一致同意支持由荷蘭主導的「半導體聯盟宣言」(Semicon Declaration),並將該宣言遞交給歐盟執委會,做為新版《晶片法案》修訂的重要政策基礎。

 該宣言由荷蘭與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與西班牙等9國在今年3月率先發起,後來獲得所有成員國響應,形成名為「歐洲半導體聯盟」(European Semiconductor Coalition)的合作架構,目標是打造一個更具創新力、韌性與自主性的半導體生態圈。

 荷蘭經濟事務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在聲明中表示:「今天所有歐盟部長一致認為,歐洲的產業戰略應該因應日益升高的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做調整。」

 愛爾蘭企業、觀光與創新部長柏克(Peter Burke)也在29日正式簽署宣言後表示:「今天早上,我很自豪能與歐洲夥伴們一同支持歐洲半導體聯盟宣言,並與他們一同呼籲重新振興《晶片法案》,以確保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29日簽署的「半導體聯盟宣言」聚焦三大核心目標,分別是強化歐洲半導體生態圈以創造社會經濟價值、維持歐洲在半導體價值鏈中的領導地位,以及確保歐洲半導體產能穩定與技術自主。

 這項宣言也列出五大政策優先事項,包括強化產研合作、整合公私投資、培育人才、推動永續製造及建立國際合作關係。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表示,這次宣言獲得業界熱烈響應,包括輝達、艾司摩爾、英特爾、意法半導體及英飛凌在內共50多家企業均已聯署。SEMI也重申歐盟應設立專門預算支持半導體產業,並呼籲「將晶片支出增加4倍」。

 《晶片法案》自2023年9月生效以來,成功吸引多項投資,但在高階製程方面仍未取得突破,例如英特爾就取消在德國設廠的計畫。面對產業現實與地緣挑戰,歐盟正積極檢討晶片戰略。目前《晶片法案》修訂已進入公眾諮詢階段,預計將於11月結束諮詢,為下一階段的《晶片法案2.0》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