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9日與國會兩黨領袖會面,為避免政府關門做最後努力,但雙方絲毫沒有讓步跡象。德意志銀行26日發布報告示警,政府停擺恐帶來三大隱形風險,包括拖累經濟成長、干擾經濟數據發布,以及對特定金融工具產生技術性影響。德銀估計,若政府全面停擺迫使80萬名聯邦僱員休假,將導致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成長率每周下滑約0.2個百分點。
其次,就業與物價等數據發布可能推遲,連帶加劇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難度,因為官員必須「矇眼做決策」或轉而依賴私部門數據。
最後,若通膨數據延後發布,也會影響到美國抗通膨債券(TIPS)與通膨互換(Inflation Swaps)的計算基準與支付。
若政府撥款法案無法在30日午夜前獲國會通過並送交川普簽署,美國許多政府機構將暫時關閉,聯邦員工被暫時解僱,對國家經濟帶來更大壓力。
白宮24日已要求聯邦機構備妥大規模裁員計畫,這與以往僅暫時讓員工放無薪假的作法明顯不同。目前尚不確定白宮此舉是藉由關門來推動政府精簡人力計畫,還是作為迫使民主黨妥協接受共和黨預算法案的談判策略。
野村證券(Nomura)近日發布報告指出,若政府關門時間延長,許多經濟數據發布時程將面臨延遲甚至取消的風險,其中包括非農就業與消費者物價指數等評估總經趨勢的重要報告。
TD證券指出,若投資人無法判斷美國經濟放緩程度、市場對降息的信心提升,可能讓美債殖利率曲線進一步變陡,短天期與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差距擴大。
依據美國證交會(SEC)2024年10月資金中斷應變計畫,政府關門將使得該機構僅維持最低限度人力配置。這將嚴重限制SEC審查企業申報文件、追查違法行為,以及進行市場監督的能力。
未經SEC批准,計劃上市的公司將無法進行,這可能導致近幾個月來IPO熱潮席捲的股票資本市場動能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