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穩居「世界工廠」地位,渣打集團23日公布「貿易的未來:韌性」報告顯示,大陸產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製造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升級,因此仍然是全球企業在地緣格局下重新布局供應鏈的首選市場之一,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在全球供應鏈將發揮更大作用。
國際金融報報導,該調查覆蓋全球17個市場、1,200位企業代表,結果顯示,肯亞和奈及利亞等非洲市場中,有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擴大與大陸的貿易往來;印度受訪企業中,約一半表示將更多依賴大陸進行貿易;來自美國和英國的受訪者中,約40%計畫維持與大陸現有的貿易水準。
成本方面,近期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因素顯著推高企業營運成本,超過6成企業預計成本將上升5%至14%。作為應對,超過半數企業計畫採取多元化措施,在全球範圍重新布局供應鏈、調整財資管理戰略、加快數位化轉型。
除了關稅議題備受關注,有53%的企業分別將「新興技術」與「全球經濟增長」列為塑造未來全球貿易的首要戰略驅動力。而大陸產業正加速從勞動密集型製造向更高附加值環節升級。人工智慧、機器人、可再生能源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正助力大陸邁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
渣打銀行(中國)交易銀行部總經理張熒表示,在全球供應鏈深度重構的過程中,陸企作為創新者和賦能者正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的金融需求也在發生顯著變化,更加關注跨境流動資金的靈活配置,當地語系化結算能力,多幣種資金管理效率,以及全球化管理和合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