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16日再度提及晶片和藥品關稅話題,聲稱這兩大產業利潤較大,關稅稅率可能比汽車的25%還高。商務部也透露,考慮採納業界提議,對汽車零件加徵國安關稅。
川普16日啟程前往英國國是訪問前受訪,有記者關切美國政府對韓國、日本和歐盟「妥協讓步」,將汽車關稅降至15%,恐衝擊到美國汽車製造商。
川普回應,「我根本沒有妥協,哪裡讓步了?他們以前什麼也沒付,現在要付15%關稅。有些東西可能要付更多,好比晶片和藥品,因為利潤空間更大。」
川普8月曾說,美國政府將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至於進口藥品關稅,初期階段採小額徵收,然後一年內稅率提高到150%,之後再調高至250%。
川普政府擬對進口半導體及藥品加徵關稅,法源依據來自《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該法賦予總統權限,一旦認定進口產品威脅國家安全可進行調整。川普受訪也提及在最高法院審理的關稅案,重申關稅重要性,「如果我們在最高法院勝訴,美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不僅能給美國人民更多幫助,也能在我們有意願時援助其他國家」。
韓媒報導指出,川普把關稅當成重要的政策工具,可達到增加聯邦收入、吸引外資、縮減貿易逆差及提振本土製造業等目的。
美國商務部16日指出,將在未來幾周考慮業界要求,基於國安理由,對額外進口的汽車零件加徵關稅。
今年5月,川普政府對每年規模超過4,600億美元的進口汽車與零件徵收25%關稅,但之後與部分國家達成協議調降汽車關稅。商務部表示,國內汽車與零件製造商或相關產業協會,可以影響國安為由,要求對部分關鍵技術產品加徵關稅,包括替代動力系統、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 商務部上月宣布,對400多種總額約2,400億美元的進口鋼鋁及衍生製品加徵關稅,稅率提高到50%,包含汽車排氣系統、電動車所需的電工鋼材及巴士零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