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5黃欣/綜合報導

比亞迪高管:百家車企將淘汰

價格戰、產能過剩影響,電動車市大洗牌

image
大陸車市料將面臨大規模洗牌,預計約有百家車企將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圖/新華社

 英國媒體報導,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近日出席慕尼黑車展表示,隨著官方大力整頓電動車業的非理性競爭,大陸車市料將面臨大規模洗牌,預計約有百家車企將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綜合外媒報導,大陸目前擁有約130家電動車製造商。李柯表示,許多車企靠打折、送優惠吸引消費者,但隨著低價策略失效,不具競爭力的企業將難以生存,最終被市場淘汰。李柯直言:「就算最後只剩下20家車企,其實還是太多了。」這也意味著至少有上百家車企將消失在市場。

 除了比亞迪,美國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稍早也指出,大陸電動車產業面臨價格戰和產能過剩的問題,預估每月銷量不到1,000輛的車企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艾睿鉑亞洲區汽車業務主管Stephen Dyer表示,大陸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價格戰激烈,創新快速,新進入者不斷提高門檻,推動技術和成本效率進步,也使許多公司難以實現可持續性的獲利。

 Stephen Dyer進一步表示,2024年大陸汽車品牌的產能利用率平均降至50%,創10年來新低,這對車企的盈利造成極大壓力。他指出,目前大陸電動車約有129個品牌,若折扣戰持續下去,預計2030年只有10個品牌能夠實現獲利,即便樂觀情況最多為15個,屆時這些品牌將在大陸電動車市場囊括約75%的市占率。

 艾睿鉑報告認為,大陸電動車企業中,僅比亞迪、理想汽車及華為投資的賽力斯有獲利。分析指出,持續的折扣戰可能會加速大陸電動車產業的整合步伐,每月銷量不到1,000輛的企業可能很快會淘汰出局。

 造車新勢力的小鵬汽車看法更為悲觀。小鵬汽車副董事長顧宏地早在2023年就指出,大陸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蔓延至全球舞台,未來10年全球汽車公司將縮減至10家。意味缺乏技術、資金或特色的中小車企,將面臨被收購或直接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