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鋼及中龍對大陸熱軋提起反傾銷調查初判通過,但8月鋼材進口量卻意外大增,業者分析,恐與先前新台幣大幅升值有關,壓低對外採購成本下,有利進口,因此包括碳鋼、不銹鋼、特殊鋼等進口量都明顯增加。
根據財政部統計,8月台灣鋼材(含碳鋼、不銹鋼、特殊鋼)進口量達到38.79萬噸、月增11.9%,出口79.64萬噸、月增33.3%。在進口部分以碳鋼最多,達到25.70萬噸、月增32.2%,尤其是熱軋板材進口8.35萬噸、月增42.0%。
業者表示,雖然大陸進口熱軋的反傾銷調查初判已出爐,不過5、6月間由於新台幣大幅升值,有利廠商進口原物料,因此國內鋼廠趁此時機進口降低成本,8月到貨才讓鋼材進口量大增。
碳鋼之外,8月不銹鋼進口量也比7月增加12.1%,總量來到8.09萬噸。
在出口部分,8月台灣出口量最大的就是碳鋼,共出口63.80萬噸,比起7月增加37.4%;不銹鋼8月出口量則達到10.20萬噸,月增33.2%,數量最多的就是不銹鋼冷軋,共出口4.86萬噸,而不銹鋼熱軋出口則為2.67萬噸,月增高達96.2%。
鋼廠表示,8月出口量增加主要仍是關稅因素,由於美國的對等關稅及進口鋼鋁關稅即將實施,因此鋼廠加緊出貨以免被課重稅,也讓8月的鋼材出口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