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2黃欣/綜合報導

香港穩定幣牌照 陸央企、互聯網恐缺席

image
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以來,市場持續關注申請進度。圖/美聯社

 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以來,市場持續關注申請進度。不過陸媒財新11日拋出重磅消息,指出大陸各大互聯網企業或將逐步退出加密貨幣相關業務,多家央企和中資銀行在港機構也可能缺席正在進行中的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

 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前,多家機構先後表態有意申請。除了香港穩定幣沙盒參與者之一、由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及香港電訊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Anchorpoint以外,包括螞蟻集團等互聯網龍頭;大陸國有大行旗下香港子公司的工銀(亞洲)、中銀香港;香港最大銀行匯豐等也先後表達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的意願。

 面對穩定幣熱度快速升溫,大陸監管部門早在7月底就要求金融機構和智庫機構減少公布與穩定幣相關的研究報告或舉辦相關會議,以遏制日益增多的投機行為。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也多次呼籲要為過熱的穩定幣降溫。

 在穩定幣條例生效前夕,香港金管局公布「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明確提出所有穩定幣必須實現嚴格實名制,每枚代幣需對應真實且可追溯的用戶身份。這項規定雖為行業發展劃定清晰邊界,卻也無形中築起一道高牆,對於依賴跨境支付和多司法轄區使用者服務模式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這意味著必須具備能夠即時驗證離岸帳戶匿名持有者身份的新技術架構。

 基於上述規定,市場一度傳出京東、螞蟻集團等互聯網巨頭因難以滿足監管對「每一持幣人身份核實」的嚴格要求,選擇主動退出。不過京東隨即否認上述傳聞,強調已籌建涵蓋技術、金融業務等多領域專家構成的專項小組,正穩步推進香港穩定幣牌照的申請準備工作。

 不過分析師認為,大陸官方在某些議題上並不喜歡市場過度炒作,以避免投資者蜂擁進入某一類資產。尤其並非所有人都充分了解加密貨幣,政策制定者出於務實考量,不希望投資者在不了解風險情況下盲目跟風。是否降溫穩定幣熱度,值得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