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0912孫彬訓、呂欣芷/台北報導

考量中小企痛點 陳冲:設供應鏈金融平台

image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冲看數位時代供應鏈融資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11日指出,過去二、三十年,借助全球化加持,不論大中小企業均能在全球價值鏈中頭角崢嶸。但近十年來,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也或為分散市場有意無意呼籲脫中入北,南北方向不清時,供應鏈已悄然重組,尤其是跨境供應鏈衍生的金流,對缺乏奧援的中小企業更是考驗。

 陳冲表示,在台灣,經濟發展向以中小企業為主,提供就業人口超過八成,中小企業家數更占企業家數99%。內閣改組後,經濟部/數發部新人新政,如能順勢結合金融主管機關,邀集金融機構,考慮中小企業痛點,構建供應鏈金融平台,透過智慧合約觸發支付,促金流與物流同步,使跨境供應鏈金流順暢,強化國際供應鏈的韌性,在川普旋風與大國博奕中殺出一條血路,將是功德一件。

 對此,公股銀行主管指出,數位化確實已成為供應鏈金融的重要趨勢,但在跨境供應鏈上,需要先行考量企業需求與實際操作情境。

 公股銀主管坦言,若能透過數位平台與智慧合約,讓銀行支付更緊密嵌入貿易流程,有助於企業資金周轉更即時,然而,跨境供應鏈金融場景多元,從接單、出貨到融資環節,操作模式仍因企業規模與海外布局策略而異。

 陳冲並說,進入21世紀,尤其近20年,資本市場常有某某概念股的稱謂,顯示供應鏈水平垂直的整合,已趨成熟,這其中,金流在不同節點順暢傳送,有助整個生態系的運作。此時金融機構如只倚賴傳統的靜態資料,如定期財報,恐難配合供應鏈金流的即時狀態,傳統的應收帳款融資、保付代理、或帳款代管服務,雖可解決部分資金問題,但對整體供應鏈韌性的強化,仍嫌不足,有些銀行仍以企業個體為評估主體,就更不能凸顯企業在供應鏈的價值。

 陳冲認為,近十來年地緣政治風貌丕變,美國揚棄全球化,提倡Friendshoring(友岸外包),貿易夥伴也見風轉舵,紛紛分散市場,重建跨國供應鏈,衍生國際貨幣基金所謂地緣經濟碎片化,貿易金流的順暢,有賴金融家截然不同的思維。企業已由孤立的個體,轉為網路社會的成員,運用數位科技,暢通跨境供應鏈的血脈,才能深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