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巨大投資機會。借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Al Gore)的話來形容,這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投資機會,它具備了工業革命的普及性,也同時擁有數位革命的速度。
這是一個人人必須參與的領域,因為代表了每個人、每家企業的未來營收與利潤的來源,更是確保長期生存的關鍵。
我自2022年7月擔任渣打銀行首席永續長(CSO),工作職責包括進一步發展渣打銀行的永續發展戰略,建立我們的關鍵永續發展平台和夥伴關係,主持並監督渣打集團的淨零和更多公共承諾,推動銀行與客戶的永續發展諮詢與融資活動。我的職涯始自競爭激烈的投資銀行界,過往的業界出發點不分享、不合作,因為大家都想是那個贏家、要搶領導者地位。人們也多常認為氣候變遷是政府的職責,與私人部門無關。
事實並非如此。今天的我們身處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們逐漸意識到氣候變遷是風險問題,它的影響力遠大於任何個體、私人資本體系、開發銀行或政府。要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需要多方參與,包括政策變革、企業、創新技術和金融產品,所有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徹底的合作變得至關重要。這意味著過去各自為政的個體,現在必須聚集在一起,共同參與同一個交易案、專案或主題。
我知道,這很困難。因為大家都來自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經驗,甚至有時我們會互相辯論;然而,只要有明確的共同目標,我們就可找到溝通的方式,並理解每個人能帶來的貢獻。
創新與永續性密不可分,渣打銀行一直是一家尋求創新的銀行,面對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的氣候變遷,深知永續金融可帶來的重大影響力,永續金融與ESG更已從企業的「附加選項」轉變為市場與監管的核心要求。我們並著重於最需要推動永續發展的新興市場,提出有助於因應挑戰並支持永續發展的金融解決方案。
從渣打銀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來看,策略方向與行動已經與主流趨勢高度契合,展現出金融業在淨零轉型與社會責任上的前瞻布局。在淨零與減碳承諾方面,渣打設定了明確的中短期里程碑:2025年達成自身營運淨零碳排,並結束所有傳統煤炭開採產業的直接融資;進一步以2050年實現財務碳排放淨零為長期目標,涵蓋能源、鋼鐵、水泥、航運與航空等高碳排產業。這樣的規劃不僅回應了巴黎協定的精神,也符合投資人與監管機構對「實際減碳成果」的高度關注。
同時,在永續金融產品的創新,渣打銀行已建立超過40種產品,涵蓋綠色貸款、永續績效連結貸款、ESG債券、永續存款與碳中和信用卡,並聚焦亞太與新興市場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產品均須通過永續金融治理委員會審查,以降低漂綠風險,這呼應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對「轉型金融」與「防漂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