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旗下日前因採礦權到期而停工的江西宜春梘下窩鋰雲母礦區,據傳即將復產。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據報於9日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知情人士表示,預計該礦區將很快復工復產,「比市場上最快的預期還要快」。
綜合陸媒報導,梘下窩鋰雲母礦區每年產能規模達3,000萬噸,每年可產碳酸鋰20萬噸,不僅是江西省宜春地區最大的鋰雲母曠之一,約占全球鋰礦產量的3%,對市場影響甚鉅。寧德時代於2022年8月9日擁有該礦採礦權,並於今年8月9日到期,礦區採礦權續約問題備受鋰電圈和資本市場關注。
另一方面,該礦區採礦權到期正值中國打擊多行業產能過剩,並加強對採礦作業監管之際,市場對於該礦區復工原本持保守態度。
此前,市場預期停產時間在3~6個月,部分機構甚至預期停產時間更長,但就在停產剛滿一個月,就傳出即將復工。
報導指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於9日上午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專題推進梘下窩鋰礦產復產工作。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梘下窩鋰礦申請採礦權證及採礦許可證進展順利,比市場預期還要快,預計很快將復工復產。
據傳本次工作會議由宜春時代總經理主持,會議決定將暫時調往電池廠的第一批原礦區員工盡快召回,第二批員工將停止支援調配。
值得注意的是,報導提到,今年7月,梘下窩礦區的採礦權證及宜春其他7家鋰礦企業是否調整產能等問題,不時干擾資本市場。尤其是梘下窩礦區8月9日正式關閉後,資本市場反應強烈。
8月11日開盤,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全線漲停,主力合約漲幅8%,報每噸人民幣(下同)8.1萬元。到8月18日,碳酸鋰期貨每噸價格更是直逼9萬元大關,但隨後價格有所回檔。
如今寧德時代梘下窩礦醞釀復工復產,時間比市場先前預期要快,預計將再次對碳酸鋰現貨、期貨價格造成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