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推動達成貿易協議的同時,通訊戰卻悄然升級。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9日出手,以國安為由,撤銷對第一批共7家被認定為「不良實驗室」(Bad Labs)的中國機構認證許可,相關實驗室未來將禁止測試美國的智慧型手機、電腦和相機等電子產品。
此前規範指出,所有發射射頻訊號的電子設備在進入美國市場前,皆須通過FCC設備授權程式,由測試實驗室和電信認證機構的私人實體進行檢測,並分別證明商品符合美國FCC的各種規定,包括電腦、網路設備、智慧型手機、家用監視器和健身追蹤設備等。
據統計,目前約75%電子產品是在中國的實驗室檢測。過去數年內,相關實驗室累計測試數千台電子設備,並供應給美國市場。
綜合外媒報導,本次FCC措施涉及的中國實驗室機構包括重慶資訊通信研究院、國家車聯網產品品質檢驗檢測中心(CQC)、 CVC Testing、CVC Testing Shanghai、TUV萊茵-中檢寧波公司、UL-CCIC、CESI賽西廣州實驗室、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SIMT)、中檢南方檢測公司等。共5家實驗室的認證已在5月到期且不予更新,其中2家申請延長認證期限。
FCC主席卡爾(Brendan Carr)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正領導美國工業產能回流,並保護關鍵供應鏈免受對手國家侵害。針對「不良實驗室」的行動將繼續發揮作用,尋求恢復人們對委員會設備授權流程的信任。
FCC早在5月份表決通過,禁止涉及美國國安威脅的中國實驗室檢測美國電子設備。此舉恐阻斷華為、中興等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進入美國的合規管道;而美國進口商若尋求越南、墨西哥等地實驗室驗證,則成本將增加15%~30%,同時進一步加劇中美科技「脫鉤」風險。
面對美國收緊科技管制,中國外交部多次表達反彈,批評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管制工具,恐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並反對美國動用國家機器和長臂管轄權打壓中國企業,反對把貿易和科技問題變成政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