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榮化工8日宣布,將跟隨大客戶腳步,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2.8億美元設立新廠,預計2028年完工,年產能達2萬公噸,第一階段將生產電子級異丙醇(EIPA),後續將納入先進封裝配方(Advanced Formulations),進一步擴大全球布局。
李長榮化工總經理劉文龍表示,今年適值110周年慶,正轉型為科學公司,此次赴美投資,展現該公司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長期承諾,也呼應全球供應鏈在地化與永續發展趨勢。
根據市調,全球半導體清洗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年成長率7.4%。成長動能來自三大方向:一是AI強勁需求推動3奈米以下製程快速發展;二是先進封裝技術(如TSV、RDL)帶動新一波清洗需求;三是ESG與環保要求,促使業界採用低揮發、可回收的綠色清洗材料。
為符合市場需求,李長榮化工同步發表全新半導體製程濕式配方 「LCY Advanced Formulations」,並將於SEMICON 2025異質整合國際高峰論壇(HIGS)介紹。
劉文龍強調,該公司透過多點布局展現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營運持續計畫)能力,確保供應不斷。
台灣設有高雄廠與雲林中科廠,形成雙廠備援,降低斷鏈風險。中國大陸鎮江廠運作逾五年,持續擴展。美國亞利桑那廠將成為北美供應重鎮,支援客戶在地需求。
除清洗配方外,李長榮化工擴展電子材料版圖,無氟透明聚醯亞胺(CPI)具高耐熱、優異透光性與柔性,適用於高階顯示器、車用面板與折疊式裝置,契合無氟環保趨勢,可望取代玻璃蓋板。
高階碳氫聚合物系列,專為高速銅箔基板(CCL)設計,具低介電損耗、高耐熱與長期穩定特性,廣泛應用於AI處理器、自駕車、伺服器及數據中心,目前已進入驗證階段。